《周礼》饮食制度研究
摘要
《周礼》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是我国典章制度的开创性著作。尽管在经学史上围绕《周礼》的真伪问题聚讼千年,但《周礼》在思想文化领域作为儒家经典的崇高地位却从未动摇过,在历代制度建设史上也具有深广的影响,直至今日仍为制度研究者重视。
《周礼》通过设立庞大的食官机构,明确食官职责,构建了我国上古最完整最系统的饮食制度,包括系统严密的食官制度,礼制规定下的王室饮食结构及膳食制度,等级分明的饮食器具使用制度,明君臣之义尊卑有别的饮食礼制。《周礼》所记载的饮食制度为中国古代饮食制度之滥觞,其所蕴含的饮食思想和饮食观念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本文以《周礼》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梳理、整合饮食资料的基础上,依照食官职能,明确《周礼》饮食制度的类别与内涵,从学术层面考察《周礼》食官制度、饮食结构和膳食制度、饮食器具使用制度、食礼制度;结合先秦其它文献和考古材料等,采用比较的方法,点与面结合的方式,辨释、考证相关制度,展示《周礼》饮食制度的全貌。 《周礼》食官规模庞大,有50种食官和3794名餐饮技术人员,其职能涵盖了饮食活动的全过程。将先秦文献记载的食官与金文比较分析、考证,得出《周礼》中的11种食官在金文中能找到相对应的职官,其职能包括了饮食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这证明《周礼》食官制度与西周食官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周礼》食官制度的膳食管理之权依附于行政管理之权,食政交融;食官职能与祭祀活动密不可分,食官兼具提供王室膳食以及祭祀食品的双重职责;食官被排在“六官”之首的天官系统的前列,在《周礼》职官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食、饮、膳、羞构成了《周礼》王室的饮食结构,其中主食为六谷米饭,饮为三酒六饮,菜肴是膳羞羹。从羹的制作原料、加工方法和食用方式方面考察,证实先秦羹不同于今日呈糊状的羹,是有肉块和一定量汁的食物。《周礼》饮食结构中的食品丰盛豪华,制作精致,菜肴已不只是佐餐的食物,其重要性等同或超过了主食,因此《周礼》饮食结构不同于先秦社会的基本型、普通型饮食结构中饭较菜重要的特征,它模糊了主食与菜肴的主次关系,成为礼制规定下食者政治地位、尊贵等级的体现。 作为政治、哲学概念的“和”与五味调和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周礼》膳食制度中的“和”不仅仅是指烹饪制作中的五味调和,而且还指诸多食物性味的均衡、适中,食物与四时季节的协调一致,食物与人体的和谐统一。《周礼》中的因地选料、以时取料的原料选用制度,在于获得优质烹饪原料,它也保护了动植物资源,反映了《周礼》已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朦胧意识。《周礼》王室膳食实行的是三餐制,表明先秦社会三餐制已出现。《周礼》设“司几筵”职掌宴饮活动中筵、席、几的使用制度,筵席由此发展成为宴饮的代名词。 饮食器具的礼器化是《周礼》饮食器具的一个显著特征。《周礼》记载了以鼎为核心的等级分明的饮食器具使用制度,包括用鼎制度,鼎与簋、俎、镬、爨的组配,笾豆使用制度,尊卑异爵的饮酒器使用制度,六尊六彝盛酒器使用制度,天子圭瓒挹酒器使用制度。以鼎簋为核心的列器制度是周人“重食”观念在饮食器物上的反映。《周礼》按爵、命等级将饮食器具的组合分为四个等级,其中诸侯和天子“鼎簋十二”是东周的列器制度,它僭越了西周礼器制度。《周礼》中的饮食器具组合成为王室、贵族政治权势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食以体政的工具。 饮食礼制是对饮食活动中的程序、礼仪、礼器、食物的规定。《周礼》中的牢礼之法、饔飧食物礼、飨食燕礼就是这种程式化、制度化的饮食活动的体现。牢礼之法是在朝觐、会同、聘见宾客中,对牢礼、委积、膳献、饮食等多少等级及使用场合的规定,是饮食礼制的法纲。饔、飧是主国君致宾客的大小食物礼,是由朝食丰盛为饔、夕食降损为飧发展而来。《周礼》中的飨礼对象主要是宾客。从飨礼的全过程考察,飨礼不仅仅是历代学者认为的设盛礼向宾客致敬,还包括了设盛宴招待宾客。《周礼》在“大行人”、“掌客”职中规定,饔、飧食物礼和飨礼、食礼、燕礼按诸侯爵命分为三个等级。《周礼》在饮食活动中明确礼物等级,履行礼仪,是为了表达礼义,发挥礼的政治社会功能,以保证上下有序的统治形态,达到君、臣、民之间的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Zhouli is a book of rites for the Zhou Dynas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fucian classics, and it is also a pioneering work on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Although there were thousand-year-long arguments, even lawsuits, about the truth of Zhouli in classics history, as one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e lofty position of Zhouli has never been shakab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fields. The book exerted deeper and broader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ites systems of all following dynasties. Even at the present time importance of the book has still be attached by researchers. By setting up an unwieldy food-serving officials organization and defining their duties, Zhouli constituted a complete and systematic series of food-serv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cluding a strictly integrated food-serving officials regulation, a rite-stipulated royal food structure, a clearly-graded regulation of food utensil use and a dietetic rite showing the difference of the monarch from his subjects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honorable from the humble. Food-serv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corded in Zhouli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source of Chinese ancient dietetic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e dietetic ideology and concepts contained in them have been playing unneglectable guid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ietetic culture. Taking the literature of Zhouli as an main object of study, the paper focused its efforts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dietetic regulations of Zhouli.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duties and functions of food-serving officials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out the data relating to food. Viewing from the academic angles, the paper made an exploration of food-serving official regulations, food structure and food-supply regulations, the regulations on food utensil use, food rites and so on. All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s have been defined, explained, observed and investigated in combination with Pre-Qin literature studies and archaeological studies. Comparison and connection of the experience gained in areas and at points are the main way in which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demonstrate the full outlook of food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Zhouli. Zhouli had a huge contingent of food-serving officials with 50kinds of different ranks and 3794catering technicians the functions of which covered the whole range of food-serving activities.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food-serving officials written in Pre-Qin literature indicated the kinds of food-serving officials in Zhouli could find their corresponding official posts recorded in the inscriptions on bronze ware and their duties and functions referred to all key links of food cooking process, thus showing that the food-serving regulations in Zhouli, to some extent, reached an uniformity with those in the West Zhou Dynasty. The power of food management stipulations of Zhouli attached itself to administrative rules. Food and politics blended as well as water and milk at that time. Apart from the above, food-serving officials duties were inseparable from sacrificial activities, and therefore, food-serving officials took on double duties: royal court food supply and sacrificial food supply. Food-serving officials were arranged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official system of Heaven ------the first of“Six Official Systems”and occupied considerab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official structure of Zhouli. The diet for the royal court in Zhouli was composed of food, drink, cooked meats and different flavor dishes. Among them the main food was rice and other five cereals. Drink concluded three kinds of wine and six kinds of beverages. Dishes consisted of cooked meats, cuisines of different flavors and thick soup. Judging from the cooking materials processing methods and the way of eating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Pre-Qin thick soup wasn’t what we have today. It was a kind of food with a certain amount of juice and meat cubes. Taking the sumptuousness and luxury of food and its fine processing in Zhouli into account, we realized that cuisine wasn’t only food eaten with rice. Its significance was equal and maybe overweighed that of main food. The dietetic structure in Zhouli changed and differed from what we called in the Pre-Qin society basic style or ordinary style food structure in which rice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dishes. This structure gained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which obscu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in food and dished and made it hard to differentiate what was the primary and what was the secondary. The food structure embodied the political position and noble social stratum of food eaters. It has been found that“harmony”, a term usually considered as a conception in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has something direct and original to do with the appropriate proportion of five flavors in cuisine. The“harmony”pointed out in food rites of Zhouli does not only mean the right proportion of five flavors (sweet, salty, bitter, sour, pungent), but also the balance of natural tastes of food, the coordination and unison of food with four seasons in a year, and the harmony and unification of food with human body. The regulations concerning the choice and use of cooking materials in Zhouli aimed at obtaining top quality cooking materials.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the regulations also paid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animal and plant resources, reflecting a kind of dim consciousness that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should live in harmony. As is stipulated in the regulation of Zhouli, the royal court had a diet of three meals a day, which says a regulation of three meals a day emerged in the Pre-Qin society in China. Zhouli established an official post called“Shijiyan”in charge of the proper use of bamboo mats and tea tables when various eating and drinking activities were held. Just for that,“Yanxi”(a bamboo mat spread on the floor for people to sit) has developed into a substitute term for today’s banquet. Another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for Zhouli is that food utensils were not only used for cooking, they were also looked upon as ritual vessels. Zhouli kept a detailed record of rigidly stratified food utensil use regulations with“Ding”at the core.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with two loop handles and three or four legs). There were a lot of regulations in Zhouli concerning the use of food utensils, such as the use of“Ding”, the combination and grouping of“Ding”,“Gui”,“Zu”,”Huo”and (bowls, pot, stove, dinning table and etc), the use of“Bian”and“Dou”( a kind of vessels for dish-filling ), the use of wine-drinking vessels show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onorable and the humble, the use of six larger and six smaller wine pots, the use of wine-drawing instruments for the emperor. The idea that Zhou people thought highly of food found the expression in the series of regulations mentioned above with“Ding”and“Gui”at the core. Zhouli divided the combination of food utensils into four clas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ks of nobility. The emperor and the dukes or princes under him enjoyed“12 Dings and Guis”, which was East Zhou regulation overstepping the rite vessel regulation of West Zhou. The use of food utensils in an appropriate combination described in Zhouli, in fact,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he 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position of royal court and nobles, and therefore, it is an implement by which food embodies polities. Food rite regulations are measures stipulating the procedures, protocol, sacrificial vessels and food kinds used for different dietetic activities. The stylization and institutionization of dietetic activities found their expression in the protocol of “Laoli”( cow, sheep, pig), the food rite of“Yongsun”(different amounts of food), and the rite of“Xiangshiyan”(Scales of grand occasions). The“Laoli”stipulated the amounts and grades of draught animals, stored foodstuff, poultry and other dishes and also the occasions of their use when the emperor went to a sacred place, had an interview, invited important people or entertained his guests. Zhouli was the law-main key link for food rite regulatio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Yong”and“Sun”lies in the amount of food given by the monarch to his guests. Grand food was called“Yong”, in contrast, decreased amount of food was called“Sun”. The rite of“Xiang”in Zhouli took the guests as visitors and its objects. Judging from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rite of“Xiang”was not only giving salute to the guests and visitors through performing the grand rite as was considered by the scholars of ancient times. It included giving a grand banquet to entertain them. In Zhouli, the duties of“Daxingren”,“Zhangke”required that the rites of“Yong”、“Sun”、“Xiang’’、“Shi”and“Yan”be divided into three classes in the light of dukes and marquises. The clear definition of gift grad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a certain ceremony during the dietetic activities in Zhouli aimed at the expression of courtesy and loyalty and full play of political social function of rites so that the political formation of higher and lower orders could be ensured and the harmony among the monarch, his subjects and the people and the state peace could last forever.
引文
① 贾公彦.《序周礼废兴》.见《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②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六 .长沙:岳麓书社,1997 年,第 1979 页。 ③ 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3 页。 ④ 林泰辅.《周公と其时代》一书之附录.东京大仓书店发行,大正 4 年 9 月出版。 ⑤ 蒙文通.《从社会制度及政治制度论周官成书年代》,见《经史抉原》.成都:巴蜀书社,1995 年,第 430 页。 ⑥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年,第 218 页。 ⑦ 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 ① 刘起 .《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第 642 页。 ② 金景芳.《周礼》.见《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经书浅谈》.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第 54-55 页。 ③ 贾公彦.《序周礼废兴》.见《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周礼注疏》。 ④ 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 6 辑,1979 年,第 36 页。 ⑤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294、297 页。 ⑥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北京:中华书局,1955 年,第 125 页。 ⑦ 陈延庆.《周礼成书年代的新探索》.见张舜徽主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二). 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年,第 60 页。 ① 史景成.《周礼成书年代考》.《大陆杂志》第 32 卷,第 5、6、7 期。 ② 胡 适.《论秦畤及〈周官〉书》.见陈其泰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年,第 305 页。 ③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39 页。 ④ 彭 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第 247、255 页。 ⑤ 胡 宏.《皇王大纪论?极论周礼》.见《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第 259、260 页。 ⑥ 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书店,2005 年,第 186 页。 ① 蒙文通.《从社会制度及政治制度论周官成书年代》,见《经史抉原》,第 430 页。 ②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第 291、296 页。 ③ 金景芳.《周礼》.见《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经书浅谈》,第 55、57 页。 ④ 侯家驹.《周礼批判》.《大陆杂志》第 69 卷,第 6 期,第 258 页。 ⑤ 刘起 .《〈周礼〉真伪之争及其书写成的真实依据》.见《古史续辨》,第 637、642 页。 ①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第 218-219 页。 ②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140-144 页。 ① 永 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第 149 页。 ② 汪 中.《周官徵文》.见田汉云点校.《新编汪中集》.扬州:广陵书社,2005 年,第 372 页。 ③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2 页。 ④ 王国维.《观堂集林》(附《观堂别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1126 页。 ① 黄 侃.《礼学略说》.见陈其泰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年,第 32-33 页。 ② 金景芳.《周礼》.见《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经书浅谈》,第 51 页。 ③ 朱谦之.《周礼的主要思想》.《光明日报》,1961 年 11 月 12 日。 ④ 洪 诚.《读〈周礼正义〉》.见杭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室编.《孙诒让研究》.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印刷厂,1963年,第 26 页。 ① 胡自逢.《五经治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年,第 333 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755 页。 ②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年,第 45 页。 ③ 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第 2132 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146 页。 ⑤ 郭沫若.《周官质疑》.见《金文丛考》.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年,第 75-76 页。 ① 安作璋.《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138 页。 ②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95 页。 ③ 学术界已普遍认同“三礼”为先秦文献,故本文在考证《周礼》中的资料时,往往与《仪礼》、《礼记》记载相比附,即“三礼”互证。 ①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 14 册)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558 页。 ① 贾 谊.《新书》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3 页。 ①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六,第 1981 页。 ① 金景芳.《周礼》.见《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经书浅谈》,第 58-59 页。 ② 胡自逢.《五经治要》,第 330 页。 ①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243 页。 ② 阮 元.《次仲凌君列传》.见凌廷堪.《礼经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③ 永 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第 165 页。 ④ 永 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第 164 页。 ① 杨 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749-755 页。 ② 杨 宽.《西周史》,第 268-274 页。 ③ 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8 页,第 37 页。 ④ 筱田统.《中国食物史研究》.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 年,第 48 页。 ⑤ 张光直.《中国古代的饮食与饮食具》.见《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第 329 页。 ①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年,第 169 页。 ② 洪光住.《中国食品科技史稿》.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 年,第 92 页。 ① 伏 胜.《尚书大传》卷二《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60 页。 ② 刘 熙.《释名》卷四《释饮食》.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61 页。 ③ 逯钦立辑校.《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1 页。 ④ 在考古学的研究中,一直把制陶术的发明、原始农业的出现以及磨光石器技术和饲养业的兴起,看作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⑤《三坟书》.见《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易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⑥ 徐 坚.《初学记》卷九《帝王部》. 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196 页。 ⑦《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298 页。 ⑧ 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三十九《诸器物》.长沙:岳麓书社,1991 年,第 853 页。 ① 沈自南.《艺林汇考·饮食篇》卷一《饔膳类》.见《四库全书》第 859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第 186 页。 ②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十《晋语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78 年,第 371、373 页。 ③ 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第 108 页;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第 196 页;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二.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第 139 页。 ①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3.27. 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② 吴大澂.《愙斋集古录賸稿》卷下第 15 页. 1918 年涵芬楼影印本。 ③ 斯维至.《两周金文所见职官考》.见《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稿》.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第 192 页。 ④ 徐宗元.《金文中所见官名考》.见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第 187 页。 ⑤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275 页。 ⑥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146 页。 ①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296 页。 ②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县煙墩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 年,第 5 期。 ③ 吴式芬.《捃古录金文》3. 2. 21 .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吴氏家刻本。 ④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 324 页。 ⑤ 杨 宽.《论西周金文中“六”、“八”和乡遂制度的关系》.《考古》,1964 年,第 8 期。 ①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免簠》见 6.52.4;《同 》见 9. 17. 2;《散盘》见 17. 20. 3;《牧共 》见 7.18.1;《叔 父 》见 8. 26. 2 . ② 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98 . ③ 王 黼.《博古图》16. 27 . ④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4. 35. 2 . ⑤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第 10 页。 ⑥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一《周语上》,第 24、25 页。 ①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一《周语上》,第 24、25 页。 ② 庞怀清 《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文物》,1976 年,第 5 期。 ③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免簠》见 6.52.4;《免 》见 9.12.2. ④ 于省吾.《略论西周金文中的“六”和“八”及其屯田制》.《考古》,1964 年,第 3 期。 ⑤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第 12 页。 ⑥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一《周语上》,第 24、25 页。 ① 司马迁.《史记》卷三《殷本纪》,第 105 页。 ②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七卷《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年,第17 页。 ③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第 33 页。 ④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 521 页。 ⑤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宰甫”见 8.19;“宰椃”见 16.48. ① 许 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年,第 340 页。 ②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第 99 页。 ③ 刘师培.《论历代中央官制之变迁》.《国粹学报》第 27 期,1907 年。 ④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17 页。 ①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一《周语上》,第 33 页。 ②《 鎛》见《三代》1.68;《归父盘》见《三代》17.14.1;《原父 》见《三代》8.3;《邾太宰钟》见《三代》1.15.2-6.1;《邾太宰欉子 簠》见《三代》10.24 及《文物》,1959 年第 10 期,第 32 页;《孙叔师父壶》见《日精华》4.301 ③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第 40 页。 ① 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五《王制》.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 170 页。 ② 沈 约注.《竹书纪年》卷下《周武王》.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40、42 页。 ①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9.37.1. ②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第 341 页。 ③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4.46.2. ① 斯维至.《两周金文所见职官考》.见《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稿》,第 191 页;黄然伟.《殷周青铜器赏赐铭文研究》.香港:龙门书店有限公司,1978 年,第 153 页;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 265 页。 ② 杨筠如.《周代官名略考》.见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第 167 页;郭沫若.《周官质疑》.见《金文丛考》.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年,第 75-76 页;徐宗元.《金文中所见官名考》.见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第 186 页;杨树达.《善夫克鼎再跋》.见《积微居金文说》.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 45 页。 ③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第 42 页。 ①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第 302 页。 ② 李学勤.《从金文看〈周礼〉》.《寻根》,1996 年,第 2 期,第 5 页。 ①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二《周语中》,第 67、68 页。 ②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25 页。 ③ 斯维至.《两周金文所见职官考》.见《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稿》,第 191 页。 ① 郭沫若.《周官质疑》.见《金文丛考》,第 75-76 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 655 页。 ② 戴 德.《大戴礼记》卷三《保傅》.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9 页。 ① 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 1378 页。 ② 班 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 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第 726 页。 ③ 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第 265 页。 ① 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威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年。摹本《燕礼》简一、简五、简二十一、简三十八。 ① 尤金.N.安德森著,马孆,刘东译.《中国食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265 页。 ① 吴毓江.《墨子校注》卷一《七患》.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第 37 页。 ②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七《郦生传》,第 2694 页。 ① 陈奇猷校注.《韩非子集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第 335 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第 1400 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尚书正义》.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253 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第 755 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论语注疏》,第 137、135 页。 ③ 伏 胜.《尚书大传》卷三《康诰传》,第 91 页。 ① 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 1378 页。 ① 班 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 726、731 页。 ② 魏 征,令狐德棻.《隋书》卷二十七《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第 755 页。 ③ 沈佺期,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蠾? .《沈佺期宋之问集蠾ⅰ?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47 页。 ④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三《奸臣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98 年,第 6345 页。 ⑤ 杜 甫.《杜甫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第 54 页。 ⑥ 瞿蜕园选注.《汉魏六朝赋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第 113 页。 ⑦ 郭沫若.《屈原蔡文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第 27 页。 ⑧ 魏 征,令狐德棻.《隋书》卷三十四《经籍志》,第 1043 页。 ⑨ 中山时子.《中国饮食文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33 页。 ① 脱 脱.《宋史》卷一百六十四《职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第 3891 页。 ②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 1247-1248 页。 ③ 刘 昫.《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 1864 页。 ④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 14 册),第 558 页。 ① 刘 昫.《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第 1864 页。 ② 忽思慧.《饮膳正要》.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年,第 1-5 页。 ③ 宋 濂.《元史》卷一百二十五《铁哥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 年,第 3075 页。 ① 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卷九《菰米饭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 658 页。 ① 筱田统.《中国食物史研究》,第 54 页。 ① 段玉裁.《周礼汉读考》.见《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 80 册。 ①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八《周官上》.南京:江苏古籍书店,2000 年,第 190 页。 ②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238 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808 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论语注疏》,第 134 页。 ① 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二,第 61 页。 ① 吴毓江.《墨子校注》卷六《节用》,第 255 页。 ② 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 3290 页。 ③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第 1146 页。 ④ 王 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年,第 181 页。 ⑤ 郝懿行.《尔雅义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第 13 页。 ①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语考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98 页。 ② 范 晔.《后汉书》卷八十一《陆续传》,第 2683 页。 ③ 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卷八《羹臛法》,第 588 页。 ①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 2297 页。 ② 李 昉.《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一《饮食部》十九“羹”.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第 3823 页。 ③ 因为商周以后随着箸的普遍使用,匕用于叉取肉块的这一功能逐渐被箸夹取肉块所替代,另外由于羹的加工制作方法的变化,主料逐渐被切成小块,或被煮成糊状物,用今日的羹匙就可舀取羹中主料和汁,所以羹匙(即调羹)代替了疏匕、桃匕。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 828 页。 ② 史 游.《急就篇》卷二《右章》第九. 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36 页。 ① 洪光住.《中国食品科技史稿》,第 92 页。 ① 筱田统.《中国食物史研究》,1987 年,第 50 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49页。 ① 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卷七,第 517 页。 ② 班 固.《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 1924 页。 ③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卷一《贵公》十五. 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年。 ① 新华社.《二千二百多年前的酒》.《人民日报》,1979 年 4 月 17 日第 4 版。 ②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 451 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 464 页。 ①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 4739 页。 ② 钱 玄.《三礼辞典》.南京:江苏古籍书店,1998 年,第 667 页。 ③ 何 晏撰,皇 侃疏.《论语集解义疏》卷二.见:《四库全书》经部八。 ④ 黄以周.《礼书通故》卷十七《肆献祼馈食礼二》.见《续修四库全书》卷 111·经部·礼类,第 441 页。 ⑤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1490 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尚书正义》,第 559 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第 451 页。 ① 刘 向.《说苑》卷十九《脩文》. 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90 页。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六《执贽》. 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48 页。 ①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351 页。 ② 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卷九《作寒食浆法》,第 655 页。 ③ 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368 页。 ① 江 永.《周礼疑义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7 页。 ① 惠士奇.《礼说·天官二》.见《四库全书》经部四。 ②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第 347 页。 ① 吴毓江.《墨子校注》卷一《辞过》,第 47 页。 ② 蔡莲珍,仇士华.《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考古》,1984 年,第 10 期,第 954 页。 ① 彭 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第 31 页。 ②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十六《郑语》,第 515 页。 ③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第 354 页。 ① 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 87 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第 717 页。 ②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十六《郑语》,第 515 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第 1400 页。 ①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卷十四《本味》八。 ②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卷十四《本味》八。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第 1400 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第 717 页。 ② 董作宾.《殷历谱》卷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2 年,第 6 页。 ③ 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二,第 322 页;宋镇豪.《中国春秋战国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117 页。 ④ 胡新生.《谈古代日常生活中的“三食”习惯》.《文史知识》,1990 年,第 10 期,第 53 页。 ⑤ 向春阶.《食文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年,第 54 页。 ⑥ 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第 97 页。 ①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语考论》,第 148 页。 ② 何 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第 1161 页。 ③ 刘 向集录,范祥雍笺证.《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 662 页。 ④ 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第 2 页。 ① 范 晔.《后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第 3267 页。 ② 何 宁.《淮南子集释》,第 234 页。 ③ 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第 1340 页。 ④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3030 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第 1118 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 1209 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第 666 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第 691、259 页。 ① 许倬云.《西周史》.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第 253 页。 ①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年,第 7 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第 808 页。 ①《武生 鼎》、《 匕鼎》分别见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3.35.3-4,3.22.3-6.1983 年版;《姬 鼎》见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片》,2.77.4,1935 年版。 ① 司马迁.《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 468 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第 602、149 页。 ③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年,第 11、13 页。 ④ 郭宝钧.《辉县发掘中的历史参考资料》,《新建设》,1954 年 3 月号。 ⑤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年,第 88 页。 ⑥ 杜逎松.《从列鼎制度看“克已复礼”的反动性》.《考古》,1976 年,第 1 期。 ⑦ 王 飞.《用鼎制度兴哀异议》.《文博》,1986 年,第 6 期。 ① 曹 玮.《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95 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74 页。 ③ 杜逎松.《从列鼎制度看“克已复礼”的反动性》.《考古》,1976 年,第 1 期;邱德修.《商周用鼎制度之理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 年,第 336 页。 ④ 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年,第 69 页、85 页。 ⑤ 邹 衡,徐自强.《整理后记》.见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第 208 页;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考古室商周组.《商周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年,第 204-205、262-266 页。 ① 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二,第 115-116 页。 ②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三《说俎》,第 156 页。 ③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第 154-155 页。 ①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 154 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 1209 页。 ①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 135 页。 ① 江 永.《礼书纲目》卷四十二《吉礼九·天子诸侯庙》.见《四库全书》经部四。 ①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 112 页。 ② 邱德修.《商周用鼎制度之理论基础》.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 年版,第 59 页。 ①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281 页。 ②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图》.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年,第 42 页。 ③ 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第 65-66 页。 ④ 邱德修.《商周用鼎制度之理论基础》,第 294-295 页。 ⑤ 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第 66 页。 ⑥ 邱德修.《商周用鼎制度之理论基础》,第 303 页。 ①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281 页。 ② 容 庚.《商周彝器通考》上册.北京:哈佛燕京学社,1941 年,第 299 页。 ③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第 340 页。 ④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283 页。 ①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 97 页。 ① 许倬云.《西周史》,第 253 页。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三《说斝》,145 页。 ② 郑 玄.《驳五经异义·爵制》.见《四库全书》经部七。 ③ 杜金鹏,焦天龙,杨哲峰.《中国古代酒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 年,第 72 页。 ①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 157 页。 ①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 157 页。 ② 曹 玮.《试论茹家庄西周墓地的器用制度》.见《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第 147 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第 1588 页。 ② 王观国.《学林》卷一《献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8 页。 ③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三《说彝》,第 154 页。 ①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四《鲁语上》,第 158 页。 ① 陈贤芳.《父癸尊与子尊》.《文物》,1986 年,第 1 期。 ② 李学勤.《新太平洋洲商墓的若干问题》.《文物》,1991 年,第 10 期。 ③ 孔颖达疏《诗经·大雅·旱麓》引《孔丛》文. 见《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1004 页。 ④ 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第 126 页。 ①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第 259 页。 ① 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三《礼论》,第 346 页。 ② 邹 衡.《从周代埋葬制度的变化剖析孔子提倡“礼治”的反动本质》.《文物》,1974 年,第 1 期。 ① 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五《王制》,第 166 页。 ① 许 慎撰,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第 218 页。 ① 孙诒让.《周礼正义》,第 3031 页。 ②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语考论》,第 138 页。 ③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语考论》,第 138 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第 421 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周礼注疏》,第 591 页。 ③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第 300 页。 ④ 杨 宽.《西周史》,第 755 页。 ⑤ 杨 宽.《西周史》,第 749 页。 ⑥ 顾野王.《玉篇零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16 页。 ① 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分别见:《甲骨文合集》第 27125、27124、23003、 27221、27456 片。 ②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十《晋语四》,第 374 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第 421 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周礼注疏》,第 591 页。 ③ 诸 锦.《补飨礼》.见《四库全书》经部四。 ① 胡培翚.《仪礼正义》卷十一《燕礼》第六.见《清人注疏十三经》第 3 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 年,第 155 页。 ② 凌廷堪.《礼经释例》卷六《宾客之例》.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54 页。 ①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三《周语下》,第 145 页。 ②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二《周语中》,第 62 页。 ③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十《晋语四》,第 352、353 页。 ① 许倬云.《西周史》,第 286 页。 ①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二《周语中》,第 62 页。 ①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五《鲁语下》,第 186 页。 ① 黄以周.《礼书通故》卷二十二《食礼二》,第 561 页.见《续修四库全书》卷 111·经部·礼类。 ① 凌廷堪.《礼经释例》,第 109 页。 ① 胡培翚.《仪礼正义》卷十一《燕礼》第六.第 155 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周礼注疏》引《大传》,第 468 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第 1383 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第 1665 页。 阮 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 永 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伏 胜. 《尚书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戴 德. 《大戴礼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刘 向. 《说苑》.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董仲舒. 《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沈 约注.《竹书纪年》.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惠士奇. 《礼说·天官二》.见《四库全书》经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孙诒让. 《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 段玉裁. 《周礼汉读考》见《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 80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王引之. 《经义述闻》.南京:江苏古籍书店,2000 年。 胡培翚. 《仪礼正义》.见《清人注疏十三经》第 3 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 年。 江 永. 《周礼疑义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江 永. 《乡党图考》.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年。 江 永. 《礼书纲目》.见《四库全书》经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凌廷堪. 《礼经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程瑶田. 《九谷考》.见《清经解》卷 551.上海:上海书店,1988 年。 诸 锦. 《补飨礼》.见《四库全书》经部四.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刘宝楠. 《释谷》.见《清经解续编》卷 1078. 上海:上海书店,1988 年。 徐养原. 《周官故书考》.见《清经解续编》卷 516. 上海:上海书店,1988 年。 秦蕙田. 《五礼通考》.见《四库全书》135-142 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任启运. 《肆献祼馈食礼纂》.见《四库全书》第 109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陈大庚. 《周礼序官考》.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 程廷祚. 《春秋职官考略》.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 郭嵩焘. 《礼记质疑》.长沙:岳麓书社,1992 年。 孙希旦. 《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 年。 黄以周. 《礼书通故》.见《续修四库全书》111-112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张惠言. 《仪礼图》.见《续修四库全书》90-91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钱 玄. 《三礼名物通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年。 钱 玄. 《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 钱 玄. 钱兴奇.《三礼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年。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 胡自逢. 《五经治要》.台北:文史出版社,1993 年。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 《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 《黄帝内经·素问》.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年。 刘 向集录,范祥雍笺证.《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司马迁. 《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班 固. 《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 范 晔. 《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魏 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 欧阳修,宋 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8 年。 脱 脱. 《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 宋 濂. 《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年。 贾 谊. 《新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李林甫. 《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杜 佑. 《通典》.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马端临. 《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 徐 坚. 《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李 昉. 《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 王观国. 《学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 忽思慧. 《饮膳正要》.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年。 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长沙:岳麓书社,1997 年。 王先谦. 《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 王先谦. 《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 黎翔凤. 《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 吴毓江. 《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 何 宁. 《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 许维遹. 《吕氏春秋集释》.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年。 陈奇猷. 《韩非子集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 章太炎. 《国学讲演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 章太炎. 《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皮锡瑞. 《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皮锡瑞. 《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汪 中著,田汉云点校.《新编汪中集》.扬州:广陵书社,2005 年。 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年。 梁启超.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北京:中华书局,1955 年。 钱 穆.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 1-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年。 钱 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 徐复观. 《徐复观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书店,2002 年。 顾颉刚. 《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 6 辑。 陈延庆. 《周礼成书年代的新探索》.见张舜徽主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二).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年。 蒙文通. 《经史抉原》.成都:巴蜀书社,1995 年。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年。 杨向奎. 《周礼的内容分析及其制作时代》.《山东大学学报》,1954 年,第 4 期。 杨向奎.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年。 杨向奎. 《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年。 田汉云. 《中国近代经学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年。 姜广辉. 《中国经学思想史》(卷 1-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沈文倬. 《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年。 白寿彝. 《中国通史》.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杨 宽. 《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 年。 杨 宽. 《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许倬云. 《西周史》.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 童书业. 《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 金景芳. 《周礼》.《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经书浅谈》.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彭 林.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 刘起 . 《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 孟世杰. 《先秦文化史》.上海:上海书店,1992 年。 许苏民. 《文化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安作璋.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年。 刘 丰. 《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陈其泰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年。 吕思勉. 《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年。 吕思勉. 《先秦学术概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年。 吕思勉. 《吕思勉读书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陈汉平. 《西周册命制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年。 王德培. 《西周封建制考实》.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年。 杨志刚. 《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陈戍国. 《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张亚初. 《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张一兵. 《明堂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李无未. 《周代朝聘制度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年。 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威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年。 赵明诚撰,金文明校点.《金石录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罗振玉. 《三代吉金文存》.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容 庚. 《殷周青铜器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年。 容 庚. 《商周彝器通考》上册.北京:哈佛燕京学社,1941 年。 王国维. 《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杨树达. 《积微居金文说》.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郭宝钧. 《中国青铜器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78 年。 郭宝钧. 《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年。 陈梦家. 《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陈梦家. 《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 郭沫若.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年。 郭沫若. 《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董作宾. 《殷历谱》.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92 年。 斯维至. 《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稿》.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 张光直. 《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 邹 衡.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年。 李学勤. 《新出青铜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 李学勤. 《缀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李学勤.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俞伟超. 《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年。 曹 玮. 《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 张之恒. 《夏商周考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 陈文华. 《农业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年。 马承源. 《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邱德修. 《商周用鼎制度之理论基础》.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 年。 杜金鹏,焦天龙,杨哲峰.《中国古代酒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 年。 许 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刘 熙. 《释名》.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史 游. 《急就篇》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顾野王. 《玉篇零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郝懿行. 《尔雅义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王 宁. 《<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年。 黄金贵. 《古代文化词语考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年。 筱田统著,高桂林译.《中国食物史研究》.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 年。 中山时子.《中国饮食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年。 尤金.N.安德森著,马孆,刘东译.《中国食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 林乃燊. 《中国饮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年。 林乃燊. 《中华文化通志·饮食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 邱庞同. 《中国面点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 年。 邱庞同. 《中国菜肴史》.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年。 王仁湘. 《中国史前饮食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 年。 王仁湘. 《饮食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 王子辉.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年。 王子辉. 《周易与饮食文化》.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年。 姚伟钧. 《中国饮食文化探源》.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年。 姚伟钧. 《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洪光住. 《中国食品科技史稿》.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 年。 徐海荣主编.《中国饮食史》.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沈松茂主编.《中国饮食文化研究论文专集》.台北:中国餐饮学会出版,1996 年。 李士靖主编.《中华食苑》(1-10 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