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
摘要
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是古代文明起源与初始发展的重要地区,手工业在中原地区文明发展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主,结合文献记载和古史传说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工艺技术、手工业分工、手工业者、手工业生产的组织管理以及手工业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
首先,对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与分期进行了分析、梳理与归纳,并根据这一序列与分期,对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的石器、木器、陶器、铜器、玉器、骨器、漆器、纺织、建筑和酿酒等手工业门类的发展过程、工艺技术等进行了探讨,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的发展面貌和脉络,并与周边地区的手工业进行了扼要的横向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的特点,即连续性、包容性和重实用性。 其次,探讨了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的条件、发展过程和意义。农业的发展、手工生产技术的复杂化、具有专业技能的手工生产者的大量出现,以及手工产品社会需求的增加,是手工业与农业发生社会分工的条件。手工业的分工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仰韶文化早期及其以前,氏族内部以自然分工为主,手工业尚未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仰韶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少数手工业部门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夏代已经出现较多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商代早期一些手工业部门内部又有了进一步分工,商代晚期分工程度更高。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商品交换和文化交流。 第三,对史前至夏商时期手工业者的地位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运用考古发掘资料并结合古史传说,对史前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问题进行了研究。史前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经历了逐渐上升并进一步分化的过程。仰韶文化早期及其以前,手工生产者与其他氏族成员的地位基本相当。仰韶文化中晚期以后,多数手工业者占有较多的财富,同时手工业者之间也进一步分化,少数上升为权力的拥有者。其次,运用考古材料并结合文献和甲骨卜辞的记载,对夏商时期手工业者的地位进行了研究。夏代手工业者可能延续了史前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商代手工业者的情况比较复杂,手工业者队伍以下层贵族和平民为主,但也有一些工奴。 第四,对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的组织管理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首先,运用聚落考古的成果,对史前手工业生产组织的变化进行了探讨。仰韶文化早期及其以前,手工生产以家族、氏族或更高一级的社会组织为单位集体生产,仰韶文化中晚期以后,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家庭或家族。其次,运用考古材料、文献与甲骨卜辞的记载,对夏商时期手工业的组织与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夏商时期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工商食官”之制始于夏商时期。夏商手工业者仍以族为单位进行生产,王室设有专门的官职对手工业进行管理。 第五,探讨了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手工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便利了人类的衣食住行。手工业生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剩余产品的增多、贫富的分化、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推动了礼制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加快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手工业的发展与诸文明要素的孕育、起源与发展关系密切。史前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对于青铜器、城邑、文字等文明要素的孕育和萌芽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夏商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对文明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The central plains region is the important area with the origin and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the handicraf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in central plains. This pape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archa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handicraft, technology, the division of handicraft, artisans,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andicraft production and the effect of handicraft i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in central plains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Xia Dynasty and Shang Dynasty systematically through combining with documented information, ancient legends, the related research and learning from previous studies.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ses, sorts 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rders and stages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central plains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stone, wood, pottery, bronze, jade, bone, lacquer, textiles, construction and wine's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in central plains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Xia and Shang according to these orders and stages. It illustrates the developments and contexts of handicraft in central plains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Xia and Shang period comprehensively and make briefly horizontal comparisons with handicraft of surrounding areas. On this basis, sum up the continuity, inclusiveness, usability and other characters, of handicraft in central plains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Second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ndition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ignificance about handicraft and agriculture in central plains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division of handicraft and agriculture ar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complication of artisanal productive technology, the appearing of producers who hold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in large numbers and the increasing of hand products'needs of the community. The division of handicraft develop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The early Yangshao culture and before,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natural division of labor within the clan, and handicraft has not separated from agriculture yet at that time. Few handicraft sectors have separated from agriculture gradually from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Yangshao culture to the period of Longshan culture. Some independent sectors of handicraft have turned up in Xia Dynasty. Some further divisions in handicraft have happened in the early Shang Dynasty and the degre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higher in the late Shang Dynasty. The division of handicraft and agriculture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causes a change in productive relations and promotes the exchange of commodities and culture. Third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ssues about handicraftsmen's status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First of all, investigating the social status about prehistoric handicraftsmen by use of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ancient legends. The social status of prehistoric handicraftsmen experienced a gradual increase and further differentiated process. The hand-producers have the roughly equal status with the other clan members in early Yangshao culture and before. After mid-late Yangshao culture, most handicraftsmen hold more wealth, while further differentiation has happened among handicraftsmen and few persons rise to power holders. What's more, researching the social status about handicraftsmen in Xia and Shang period by use of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nd records of turtle shells and bones. Handicraftsmen in Xia Dynasty may continue the status of prehistoric handicraftsmen. The situation about handicraftsmen in Shang Dynasty is more complicated, civilian and lower nobility are the main force of handicraftsmen, but there are some lave labors. Fourthl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handicraft industry in central plains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First of all, discussing the prehistoric handicraft production organizational change by use of the results of settlement archeology. Family, clan or higher-level social organization proceed collective production as units in early Yangshao culture and before, the specialized handicraft household or family have turned up after mid-late Yangshao culture. What's more, discussing handicraft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ssues in Xia and Shang periods by use of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literature and records of turtle shells and bones. It is divided into government-run handicrafts and folk handicrafts in Xia and Shang period, the system of "Food Trade and Industry Official" began in Xia and Shang period. The handicraftmen proceed the production as a tribe in Xia and Shang periods, and Royal has a special office to manage industrial rivals. Fifth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handicraft industry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 process in central plains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Human's material life is improved and their daily life is facilitated by handicraft production. Handicraft production boost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tools, and then implus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The development of handicraft promote the multiplication of remainder product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rich and poor, the emergence of private ownership and class division, and impel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itual system, thereby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Handicraft development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birth of civilizati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elements.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historic handicraft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iving birth to bronze, cities, liters and other civilized ele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Xia and Shang handicraft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promoting role in the expansion of civilization.
引文
1高叔康:《中国手工业概论》,商务印书馆,1946年,第10页。
2何盛明主编:《财经大辞典》(上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954页。 3郑若葵:《中国远古暨三代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6页。 4农业大词典编辑委员会:《农业大词典》,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1505页。 5周昆叔:《中原古文化与环境》,《花粉分析与环境考古》, 学苑出版社,2002年。 1陈家锟:《中国工业史》,中国图书公司,1909年;许衍灼:《中国工业史要》,上海新学会社,1923年。 2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 3邓拓:《中国历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三联书店,1959年。该文成文于1936年。 420世纪30至40年代的经济史著作有:(日)森谷克己著、陈昌蔚译:《中国社会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马乘风:《中国经济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李剑农:《中国经济史讲稿》(第一册),上海:中国书局,1943年;朱伯康,祝慈寿:《中国经济史纲》,商务印书馆,1946年;周木钧:《中国经济史大纲》,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48年,等等。论文有何建民:《中国史前经济考》,《中国经济》1934年,等等。 5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 6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 7童书业:《西周春秋时代的手工业》,《文史哲》,1958年第1期;《战国秦汉时代的手工业与商业》,《文史哲》,1958年第2期。 8杨建芳:《商代的手工业》,《历史教学》1964年第6期。 1佟柱臣:《仰韶、龙山工具的工艺研究》,《文物》1978年第11期。 2周仁,张福康,郑永圃:《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考古学报》1964年第1期。 3李家治:《我国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考古》1978年第3期 4安志敏:《陶器》,《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1期;孟昭林:《关于陶器起源的商榷》,《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吴震:《我对陶器起源的看法》,《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 5唐兰:《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4期;石璋如:《殷代的青铜工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6本,1955年。容庚:《《中国青铜器的起源和发展》,中山大学学报1962年3期。万家宝:《由殷墟发掘所见的商代青铜工业》,《大陆杂志》1979年。 6唐兰:《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4期;唐兰:《从金属工具的发明过渡到手工业脱离农业而分离的问题》,《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7期;陈梦家:《(铜器发展的历史概要)讨论》,《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7期。 7周仁等:《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陶瓷碎片的研究》,《考古》1960年第9期;周仁等:《张家坡西周陶瓷烧造地区的研究》,《考古》1961年第8期。 8安金槐:《谈谈郑州商代瓷器的几个问题》,《文物》]960年第8、9期合刊。 9李科友,彭适凡:《略论江西吴城商代原始瓷器》,《文物》1975年第7期。 10安金槐:《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考古》1978年第3期。 11冯先铭:《我国陶瓷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从中国出土文物展览陶瓷展品谈起》,《文物》1973年第7期。 12郭仁:《关于青瓷与白瓷的起源》,《文物》1959年第6期。 13尹焕章:《关于东南地区几何印纹陶时代的初步推测》,《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安金槐:《谈谈郑州商代的几何印纹硬陶》,《考古》1960年第8期:朱江:《我国东南地区几何印纹硬陶质态综说》,《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第3期。 14北京玉器厂技术研究组:《对商代琢玉工艺的一些初步看法》,《考古》1976年第4期。 1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2蔡锋:《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先秦秦汉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3祝慈寿:《中国古代工业史》,学林出版社,1988年。 4刘国良:《中国工业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5季如迅:《中国手工业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 1郑学檬:《中国企业史·古代卷》,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 2李根蟠:《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3杨升南:《商代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4马洪路:《中国远古暨三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5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6杜廼松:《中国青铜器发展史》,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7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 8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科学出版社,1984年。 9裴文中,张森水:《中国猿人石器研究》,科学出版社,1985年。 10佟柱臣:《中国新石器研究》,巴蜀书社,1998年。 11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大象出版社,1999年。 12(日)佐藤武敏著,杨保尧译:《殷周时代的手工业》,《食货月刊》1982年第11、12期。 1李友谋:《我国的原始手工业》,《史学月刊》1983年第1期。 2祝慈寿:《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财经研究》1985年第5期。 3刘方:《论西周手工业的发展》,《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4祝慈寿:《中国古代官府手工业的经营管理》,《财经研究》1989年第9期。 5李建毛:《浅论商周私营制陶业——兼及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的起始时间》,《南方文物》2003年第1期。 6蔡锋:《周代私营手工业类型略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7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考古》1981年第3期;陈建敏:《甲骨文金文所见商周工官工奴考》,《学术月刊》1984年第2期;陈旭:《商代手工业者》,《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杜勇:《论先秦时期官工贾的社会身分》,《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3期;刘玉堂:《楚国手工业技术生产者的身份与地位》,《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第2期;蔡锋:《夏商手工业者的身份与地位》,《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等;蔡礼彬:《从出土材料看战国时期平民手工业者》,《求是学刊》2003年第5期。 8于希谦:《对我国早期阶级社会农业与手工业社会化分工的几点探讨》,《云南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 版),1985年第2期;陈旭:《商代农业与手工业分工的基本状况》,《史学论集》中州古籍出版,1985年;唐嘉弘:《古代社会分工理论及其相关问题》,《史学月刊》1985年第3、4期;李则鸣:《中国古代社会分工及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倪晓平:《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与商业的关系》,《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郭立新:《论汉江东部地区史前时期的手工业专门化生产》,《东南文化》2003年第9期;宋敏桥:《试论中国古代史上两次社会大分工》,《求索》2005年第8期。 1蔡锋:《新石器时代手工业生产的特征》,《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裴安平:《中国史前晚期手工业的主要特点》,《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4期。 3张森水:《中国北方旧石器工业的区域渐进与文化交流》,《人类学学报》1990年第4期:《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工业分类初探》,《文物春秋》1991年第]期。 4王幼平:《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旧石器工业的比较》,《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 5吕遵谔:《从巩义和洛南之行浅谈砾石石器工业》,《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1期。 6谢光茂:《原料对旧石器加工业的影响》,《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7李英华:《三峡地区石器工业研究》,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8庄丽娜:《薛家岗文化石料利用特点及产源初探——兼及石器产地的讨论》,《南方文物》2008年第3期。 1陶富海:《山西襄汾县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新材料及其再研究》,《考古》1991年第1期。 2李天元,冯小波:《零台面石片与磨制石斧》,《农业考古》2000年第1期 3宋豫秦:《磨制石器制造的沉积岩利用》,《环境考古》(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0年。 4张之恒:《环砥石与穿孔技术》,《华夏考古》2001年第4期, 5黄渭金:《河姆渡先民的石器制作》,《东方博物》第13辑,2004年。 6钱益汇:《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石器的生产与使用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7陈星灿:《从灰嘴发掘看中国早期国家的石器工业》,《中国考古学与瑞典考古学——第一届中瑞考古学论坛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8张弛:《大溪、北阴阳营和薛家岗的玉石器工业》,《考古学研究(四)》,科学出版社,2000年。 9钱益汇,方辉,于海广等:《大辛庄商代石器原料来源和开发战略分析》,《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4期。 10邓昌宏:《试论中原地区陶器的起源和早期制陶技术》,《中原文物》1981年第3期;李家治:《中国陶器与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张福康:《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术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吴崇隽:《长江中游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初探》,《中国陶瓷》1990年第1期;傅朗:《论新石器时代制陶术》,《南方文物》1996年第4期;李文杰:《中国古代的轮轴机械研究》,《文物春秋》2007年第6期。 11梁星彭:《我国新石器时代—西周陶窑综述》,《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刘振群:《窑炉的改进和我国古陶瓷发展的关系》,《中国古陶瓷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刘可栋:《试论我国古代的馒头窑》,《中国古陶瓷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张明东:《黄河流域先秦陶窑研究》,《古代文明》(第三卷), 文物出版社,2004年。 1孙淼:《我国的陶器起源于何时》,《文物天地》1985年第1期;刘敦愿:《恩格斯陶器起源说新证》,《文史哲》1987年第5期。 2牟永抗:《关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术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俞伟超:《中国早期的“模制法”制陶术》,《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李家治,张志刚,邓泽群,梁宝鎏:《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研究——兼论中国陶器起源》,《考古》1996年第5期;严文明:《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文物出版社,2000年;赵朝洪,吴小红:《中国早期陶器的发现、年代测定及早期制陶工艺的初步探讨》,《陶瓷学报》2000年第4期; 朱延平:《中国陶器起源阶段及相关问题》,《中国考古学跨世纪反思》,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朱乃诚:《中国陶器的起源》,《考古》2004年第6期;王昌燧等:《早期陶器刍议》,《中国文物报》2005年11月15日;王涛:《中国早期陶器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3陈旭:《中原古代陶器初探》,《中原文物》1982年特刊;孔福安:《试论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特征》,《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逢振镐:《东夷史前制陶业的发展》,《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张永山:《西周时期陶瓷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 4刘诗中:《中国早期铜矿的初步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1年;卢本珊:《铜陵商周铜矿开采技术初步研究》,《文物》1993年第7期。 5陈旭:《河南古代青铜冶铸业的兴起》,《中州今古》1985年第2期;华觉明:《中国上古金属文化的技术、社会特征》,《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韩玉玲:《谈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冶铸业》,《中原文物》1992年2期;W.ThomasChase,黄龙:《中国青铜技术研究回顾与展望》,《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4年第1期;金正耀:《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明探索》,《文物》2000年第1期;蒋廷瑜:《先秦两汉时期岭南的青铜冶铸业》,《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张剑:《夏代青铜器研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冯富根等:《商代青铜器试铸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田长浒:《中国古代青铜鼎铸造技术的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谭德睿:《商周青铜器陶范处理技术的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6年第4期;陈志达:《殷墟陶范及其相关的问题》,《考古》1986年第3期;黄克映:《谈谈早期铜器的锻造、铸造技术》,《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刘煜、岳占伟:《复杂化生产::晚商青铜器陶范铸造工艺流程》,《文明探源通讯》第16期;韩贤云:《浅谈青铜器分铸法及其起源》,《江汉考古》1999年第3期;李京华:《古代熔炉起源和演变》,《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7闻广:《中国古代青铜与锡》,《地质评论》,1980年第5期;秦颍等:《青铜器溶铅实验及有关问题初探》,《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年第2期;华觉明:《商周青铜礼器铸后加工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第3期。 8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李先登:《试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起源》,《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张忠培:《中国早期铜器的发现和研究》,《史学集刊》1985年3期。杜廼松:《青铜器的起源与西周青铜器》,《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2期;梅建军:《关于中国冶金起源及早期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吐鲁番学研究》2001年第2期;白云翔:《中国的早期铜器与青铜器的起源》,《东南文化》2002年第7期;王振:《从齐家文化铜器分析看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与发展》,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1罗宏杰等:《北方出土原始瓷烧造地区的研究》,《硅酸盐学报》1996年第3期;陈铁梅等:《中子活化分析对商时期原始瓷产地的研究》,《考古》1997第7期;古丽冰等:《感耦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商代原始瓷中的稀土》,《岩矿测试》2000年第1期。 2安金槐:《试论洛阳西周墓出土的原始瓷器》,《安金槐考古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王昌燧,朱剑,朱铁权:《原始瓷产地研究之启示》,《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6日第7版;朱剑等:《商周原始瓷产地的再分析》,《南方文物》2004年第1期;钱益汇:《浅谈山东发现的商周原始瓷器》,《中国文物报》2001年10月26日第7版;梁中合:《山东地区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发现与研究》,《东南文化》2003年第7期;朱剑:《商周原始瓷产地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刘毅:《商周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研究》,《华夏考古》2003年第3期。 4杨楠:《论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区域特征》,《文物》2000年第3期 5陈志达:《殷墟玉器工艺的考察》,《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杨伯达:《关于琢玉工具的再探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孔富安:《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王强:《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玉料来源及琢玉工艺初探》,《华夏考古》,2008年第2期;王强:《试论史前玉石器镶嵌工艺》,《南方文物》2008年第3期。 6曲石:《关于我国古代玉器材料问题》,《文物》1987年第4期;申斌:《“妇好墓”玉器材料探源》,《中原文物》1991年第1期。 7姜宝莲:《中国史前时期玉器的生产与流通》,《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6期。 1石兴邦:《前仰韶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 1开封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裴李岗遗址一九七八年发掘简报》,《考古》1982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2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新郑沙窝李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3年第12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新郑唐户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3期。 4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密县莪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5期;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第1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5开封地区文官会等:《河南密县马良沟遗址调查和试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3期。 6开封地区文官会等:河南省巩县铁生沟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试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5期。 7廖永民:《河南巩县水底河遗址调查》,《考古》1990年第11期。 8郑州市文物工作队等:《河南巩义市瓦窑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1999年第11期。 9河南文物研究所:《长葛石固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7年第1期。 10朱帜:《舞阳贾湖遗址调查简报》,《中原文物》1983年第1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舞阳贾湖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88年第2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第六次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1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 11临汝县汝瓷博物馆:《临汝县裴李岗遗址调查简报》,《中原文物》1985年第4期;方孝廉:《河南临汝中山寨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6年第6期;河南省临汝县博物馆:《河南临汝中山寨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6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中山寨遗址试掘》,《考古》1986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汝州中山寨遗址》,《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 12安阳地区文官会等:《河南淇县花窝遗址试掘》,《考古》1981年第3期。 1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辉县孟庄遗址的裴李岗文化遗存》,《华夏考古》1999年第1期。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郏县水泉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郏县水泉裴李岗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95年第1期。 15南阳地区文物工作队:《河南方城县大张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3年第5期。 16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等:《洛阳市偃师县高崖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6年第4期。17叶万松等:《小浪底水库区妯娌、寨根新石器遗址的发现与意义》,《中国文物报》,1997年1月5日第3版;河南省文物管理局:《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0—175页。 18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1—17页。 19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安荒坡: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三)》,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13—17页。 20严文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发现》,《考古》1979年第1期。 21陈旭:《仰韶文化渊源探索》,《郑州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许顺湛:《论裴李岗文化》,《河南文博通讯》1981年第1期;唐云明:《略论“磁山”和“裴李岗”的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魏京武:《李家庄·老官台·裴李岗—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李绍连:《关于磁山·裴李岗文化的几个问题—从莪沟北岗遗址谈起》,《文物》1980年第5期。 22夏鼐:《中国考古三十年》,《考古》1979年第5期。 1李友谋,陈旭:《试论裴李岗文化》,《考古》1979年第4期;安志敏:《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渊源及发展》,《考古》1979年4期;杨肇清:《关于裴李岗·磁山文化的定名及其年代问题的探讨》,《华夏考古》1987年第1期。 2李友谋:《裴李岗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3方孝廉:《裴李岗文化陶器分期和年代分析》,《中原文物》1986年特刊。 4缪雅娟:《沙窝李遗址分析—试论裴李岗文化分期》,《考古》1993年第9期;张江凯:《裴李岗文化陶器的谱系研究》,《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5期。 5李友谋:《裴李岗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90页;靳松安:《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6丁清贤:《试论裴李岗文化的分期》,《文物春秋》1990年第2期。 1李友谋:《裴李岗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91—92页。 2邯郸市文物保管所等:《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试掘》,《考古》1977年第6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3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武安洺河流域几处遗址的试掘》,《考古》1984年第1期。 4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1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2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华县报告编写组:《华县渭南古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 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华县报告编写组:《华县渭南古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队:《一九七七年宝鸡北首领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北首岭》,文物出版社,1983年。 5陕西分院考古研究所:《陕西西乡李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第7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水队:《陕西西乡李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一九六一年发掘简报》1962年第6期。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 7西安半坡博物馆等:《渭南北刘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调查与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4期。西安半坡博物馆:《渭南北刘遗址第二、三次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86年第1、2期合刊。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六队:《陕西临潼白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临潼白家村》,巴蜀书社,1994年。 9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水队:《山西邠县下孟村仰韶文化遗址续掘简报》,《考古》1962年第6期。 10西安半坡博物馆等:《陕西商县紫荆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3期;王世和、张彦宏:《1982年商县紫荆新石器时代的发掘》,《文博》1987第年3期。 11甘肃博物馆等:《1980年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1978至1982年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3年第11期。 12严文明:《黄河流域新石器早期文化的新发现》,《考古》1979年第1期。 1张忠培:《试论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存的文化性质》,《考古.》1979年1期。 2巩启明:《三十年来陕西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收获》,《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张朋川等:《试谈大地湾一期和其它类型文化的关系》,《文物》1981年第4期;巩启明:《试论老官台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3年;郎树德等:《关于老官台文化的新认识一一兼谈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6期;杨亚长:《龙岗寺“前仰韶”遗存有关问题初探》,《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合刊;赵宾福:《老官台文化再研究》,《江汉考古》1992年第2期;杨亚长:《试论老官 台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4期;方燕明:《关于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考古学文化的相关问题》,《中原文物》1994年第2期;张彦宏:《渭水流域老官台文化分期与类型研究》,《考古学报》2007年第2期。 3巩启明:《试论老官台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1983》,文物出版社,1985年。 4吴汝祚:《论李家村——老官台文化的性质》,《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赵宾福:《老官台文化再研究》,《江汉考古》1992年第2期;杨亚长:《试论老官台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4期;方燕明:《关于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考古学文化的相关问题》,《中原文物》1994年第2期;张彦宏:《渭水流域老官台文化分期与类型研究》,《考古学报》2007年第2期。 5杨肇清等:《仰韶文化的分布与典型的河南仰韶文化遗址》,《三门峡文史资料第12辑—灿烂的仰韶文化》2003年10月,第105页。 6安志敏:《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历史教学》1960年第8期。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年,第9、12页。 1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 2巩启明:《试论仰韶文化》,《史前研究》1983年第1期(创刊号)。 3石兴邦:《仰韶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595—602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52—53页。 5严文明:《略论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 6巩启明:《仰韶文化》,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69页。 7巩启明:《仰韶文化》,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69页。 1安志敏:《略论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问题》,《考古》1972年第6期。 2严文明:《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文物》1981年第6期。 3靳松安:《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科学出版社,2006,第51—69页。 4杨育彬,袁广阔主编:《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28—23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8—-250页。 5郑杰祥:《河南龙山文化分析》,《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4期;郑杰祥:《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 1高炜,张岱海,高天麟:《中原龙山文化葬制研究》,《中国考古学论丛》, 科学出版社,1993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 3张岱海:《陶寺文化与龙山时代》,《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高炜:《陶寺考古发现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意义》,《中国原始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 2高天麟,张岱海,高炜:《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的年代与分期》,《史前研究》1984年第3期 1高天麟,张岱海,高炜:《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的年代与分期》,《史前研究》1984年第3期 2高天麟,张岱海,高炜:《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的年代与分期》,《史前研究》1984年第3期。 3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2期。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4期。 1关于二里头文化1—4期陶器特征的发展演变,参考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28—38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0—80页。 1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95—182页。 2李伯谦:《先商文化探索》,《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李伯谦:《夏文化与先商文化关系探讨》,《中原文物》,1991年第1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冈》,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5页。 1安金槐:《关于郑州商代二里岗期陶器分期问题的再探讨》,《华夏考古》,1988年第4期。 2安金槐:《关于郑州商代二里岗期陶器分期问题的再探讨》,《华夏考古》,1988年第4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74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51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62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8期。 3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分期》,《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64年第4期。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45页。 2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文物出版社,1963年。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54页。 4佟柱臣:《仰韶、龙山文化石质工具的工艺研究》,《文物》1978年第11期。 1李京华:《登封王城岗夏文化城址出土的部分石质生产工具试析》,《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2巩启明:《仰韶文化》,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70页。 1范文澜:《中国通史》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7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期。 3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27页。 4匡瑜,姜涛:《禹县阎砦龙山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文物出版社,1984年。 5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山西五台县阳白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4期。 6李裕群,韩梦如:《山西闻喜县发现龙山时期大石磬》,《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 7佟柱臣:《仰韶、龙山文化石质工具的工艺研究》,《文物》1978年第11期,关于石器制作工艺参考了本文。 1李根蟠,黄崇岳,卢勋:《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92页。 2佟柱臣:《中国新石器研究》,巴蜀书社,1998年,第75页、107页。 3佟柱臣:《仰韶、龙山文化石质工具的工艺研究》,《文物》1978年第11期。 4钱耀鹏:《略论磨制石器的起源及其基本类型》,《考古》2004年第12期。 1许顺湛:《中原远古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2佟柱臣:《仰韶、龙山文化石质工具的工艺研究》,《文物》1978年第11期 3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297页。 4佟柱臣:《仰韶、龙山文化石质工具的工艺研究》,《文物》1978年第11期。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58页。 6佟柱臣:《仰韶、龙山文化石质工具的工艺研究》,《文物》1978年11期。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945页 1佟柱臣:《中国新石器研究》,巴蜀书社,1998年,第75页。 2李根蟠等:《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93页 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1期。 4陈星灿:《从灰嘴发掘看中国早期国家的石器工业》,《中国考古学与瑞典考古学——第一届中瑞考古学论坛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71—172页。 2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2期。 3东下冯考古队:《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东区、中区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2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57—380页。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75年安阳殷墟的新发现》,《考古》1976年第4期。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2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 1巩启明:《仰韶文化》,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69页。 2佟柱臣:《中国原始社会晚期历史的几个特征》,《中国东北地区和新石器时代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3严文明:《甘肃彩陶的源流》,《文物》1978年第10期。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等:《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墓地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1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3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73页。 4安金槐:《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考古》1978年第3期。 1在龙岗寺半坡类型中期地层中,发现了少量的浮雕式白陶,其年代为距今6229±190(ZK1226),可以说龙岗寺遗址出土的“浅浮雕式”白陶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白陶。(见魏京武等:《龙岗寺新石器时代公共墓地的发掘与初步研究》,《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3年。) 2郑州市博物馆等:《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安阳垣河流域几个遗址的试掘》,《考古》1965年第7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六队:《陕西子长县栾家坪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9期。 5郑州市博物馆等:《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1979年安阳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7河南省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汤阴白营龙山文化村落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3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等:《1977年豫东考古纪要》,《考古》1981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等:《河南永城王油坊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5集,1987年。 9谷飞:《白陶源流浅析》,《中原文物》1993年第3期。 10韩维周等:《登封玉村古文化遗址概况》,《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6期 11洛阳博物馆:《洛阳矬李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1期。 12洛阳博物馆:《洛阳东马沟二里头类型墓葬》,《考古》1978年第1期。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伊川县南寨二里头文化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12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29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许宏,陈国梁,赵海涛:《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考古》2004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考古新发现》,《考古》2005年第7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 4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登封南洼遗址2004年春试掘简报》,《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 5李济:《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历史语言研究所1956年,第13页。 6郭宝钧:《一九五0年春殷墟发掘报告》,《中国考古学报》第五册,1951年,第27—-28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侯家庄北地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第2集,1982年,第36、39页。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殷墟259、260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第105页。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08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30页。 2安金槐:《谈谈河南商周时期印纹硬陶及其有关问题》,《文物集刊》第3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3安金槐:《谈谈河南商周时期印纹硬陶及其有关问题》,《文物集刊》第3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80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精华》,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25页图版九八。 1安志敏:《记二里头的鸭形陶器》,《河南博物院落成暨河南省博物馆建馆70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673—674、787—790页。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商代铜器窖藏》,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72页。 1河北省博物馆等:《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1973年的重要发现》,《文物》1974年第8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37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38页图一一五;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6页图四四。 4安金槐:《河南原始瓷器的发现与研究》,《中原文物》1989年第3期。 5李济:《民国十八年秋季发掘殷墟之经过及其主要发现》,《安阳发掘报告》(2),1930年。 6安徽省文化局文物队:《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等:《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7陈万里:《中国历代烧制瓷器的成就与特点》,《文物》1963年第6期。 1安金槐:《谈谈郑州商代瓷器的几个问题》,《文物》1960年第8、9期合刊。 2唐云明等:《河北仰韶文化的发现和研究》,《论仰韶文化》,《中原文物》1986年特刊。 3黄石林:《龙山文化中出土的原始青瓷》,《景德镇陶瓷》1984年总第26期。 4张立东等:《手铲释天书——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大象出版社,2001年,第421页。 5许宏等:《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考古》2004年第11期。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791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商城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4期。 3邓泽群,李家治:《晋南垣曲商城遗址古陶瓷化学组成及工艺的研究》,《垣曲商城(一)——1985—1986年度勘察报告》(附录Ⅰ),科学出版社,1996年。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商代铜器窖藏》,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0页图三六。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38239页。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23页。 1相关文章参见周仁等:《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陶瓷碎片的研究》,《考古》1960年第9期;周仁等:《张家坡西周陶瓷烧造地区的研究》,《考古》1961年第8期;程朱海等:《洛阳西周青釉器碎片的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科学出版社,1987年;廖根深:《中原商代印纹陶、原始瓷烧造地区的探讨》,《考古》1993年第10期;罗宏杰等:《北方出土原始瓷烧造地区的研究》,《硅酸盐学报》1996年第3期;陈铁梅等:《中子活化分析对商时期原始瓷产地的研究》,《考古》1997第第7期;古丽冰等:《感耦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商代原始瓷中的稀土》,《岩矿测试》2000年第1期;李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1页。 1相关文章参见安金槐:《谈谈郑州商代瓷器的几个问题》,《文物》1960年第8、9期合刊;安金槐:《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考古》1978年第3期;安金槐:《河南原始瓷器的发现和研究》,《中原文物》1989年第3期;安金槐:《对于我国原始瓷器起源问题的探讨》,《中国古陶瓷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国陶瓷工业杂志社1994年;安金槐:《试论洛阳西周墓出土的原始瓷器》,《安金槐考古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李科友等:《略论江西吴城商代原始瓷器》,《文物》1975年第7期;杨楠:《论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区域特征》,《文物》2000年第3期;朱剑,王昌燧等:《商周原始瓷产地的再分析》,《南方文物》2004年第1期;王昌燧、朱剑等:《原始瓷产地研究之启示》,《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6日第7版;朱剑:《商周原始瓷产地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2相关文章参见安金槐:《谈谈郑州商代瓷器的几个问题》,《文物》1960年第8、9期合刊;《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考古》1978年第3期;《河南原始瓷器的发现和研究》,《中原文物》1989年第3期;《对于我国原始瓷器起源问题的探讨》,《中国古陶瓷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国陶瓷工业杂志社1994年;《试论洛阳西周墓出土的原始瓷器》,《安金槐考古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李科友等:《略论江西吴城商代原始瓷器》,《文物》1975年第7期;张剑:《洛阳西周原始瓷器的探讨》,《中国古陶瓷研究专辑》(二)1984年;杨楠:《论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区域特征》,《文物》2000年3期。朱剑、王昌燧等:《商 周原始瓷产地的再分析》,《南方文物》2004年第1期;王昌燧,朱剑等:《原始瓷产地研究之启示》,《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6日第7版;朱剑:《商周原始瓷产地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32页。 1陈旭:《中原印纹陶及其有关问题》,《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 2陈旭:《中原印纹陶及其有关问题》,《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 3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态研讨会秘书组:《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态研讨会纪要》,《考古》2001年第2期。 1周仁等:《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考古学报》1964年第1期。 2周仁等:《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考古学报》1964年第1期。 3卢嘉锡总主编,李家治分卷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2页。 4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38页。 5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曼海寨傣族原始制陶术的考察与初步研究》,《史前研究——西安半坡博物馆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1998年。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905页。 2牟永抗:《关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术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 3赵世纲:《裴李岗文化的陶器制作工艺》,《景德镇陶瓷》1984年总第26期。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38页。 5李湘生:《试析仰韶文化彩陶的泥料、制作工艺、轮绘技术和艺术》,《中原文物》1984年第1期。 1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曼海寨傣族原始制陶术的考察与初步研究》,《史前研究——西安半坡博物馆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1998年。 2陶坯的制作方法参考了以下著作和论文: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38—40页;李文杰,黄素英:《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华夏考古》1993年第3期。 3牟永抗:《关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术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 4俞伟超:《中国早期的“模制法“制陶术》,《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5李文杰,黄素英:《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华夏考古》1993年第3期。 6李文杰,黄素英:《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华夏考古》1993年第3期。 1赵世纲:《裴李岗文化的陶器制作工艺》,《景德镇陶瓷》1984年总第26期。 2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文物出版社,1963年,117页图九四。 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高陵县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2009年第7期。 4李仰松:《仰韶文化慢轮制陶技术的研究》,《考古》1990年第12期。 5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磁县下潘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6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6页。 7钱耀鹏:《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6—-207页。 1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垣曲古城东关》,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67—-568页。 2陈淳:《考古学方法论的的思考与借鉴》,《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 3李文杰等:《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华夏考古》1993年第3期。 4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的分期和类型》,《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 5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轻工业出版社,1989年,第42页。 1据报道,近年在陕西城固宝山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全倒焰窑,见赵丛仓:《我校在城固宝山发现最早的“全倒焰”陶窑》,《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3期,由于资料限制,暂不做讨论。 2徐元邦,刘随盛,梁星彭:《我国新石器时代——西周陶窑综述》,《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 3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5期;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4许顺湛:《论裴李岗文化》,《河南文博通讯》]980年第1期。 5李仰松:《云南省瓦族制陶概况》,《考古通讯》1955年第2期;傣族制陶工艺联合考察小组:《记云南景洪傣族慢轮制陶工艺》,《考古》1977年第4期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 7开封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裴李岗遗址一九七八年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3期。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郏县水泉裴李岗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95年第1期。 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31页。 1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33页。 1张明东:《黄河流域先秦陶窑研究》,《古代文明》(第三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2郑杰祥:《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3安志敏:《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考古》1979年第4期。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86页。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9页。 2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安阳鲍家堂仰韶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21页图一一。 4刘振群:《窑炉的改进和我国古陶瓷发展的关系》,《陶瓷窑炉与热工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洛达庙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9年第4期,图一一。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郑州商城宫殿区夯土墙1998年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2期。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 1安家瑗:《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骨、角器》,《人类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李占扬、毛德新、郑明煜:《河南许昌灵井发掘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国文物报》2005年9月23日第1版;李占扬:《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2008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9年。李占扬:《许昌灵井遗址发现中国最早的立体雕刻鸟化石》,《寻根》2009年4期。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01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9年安阳后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商邱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学集刊》第5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3王仁湘:《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骨制生产工具》,《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1王仁湘:《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骨制生产工具》,《中国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01——455页。 3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文物出版社,1963年,第161—162页。 4黄翔鹏:《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文物》1989年第1期。 1杨亚长:《我国史前精湛的骨雕和牙雕艺术》,《历史知识》1986年第6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安康水电站库区考古队:《陕南考古报告集》,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103—104页。 2魏京武:《近年来陕西新出土的仰韶文化原始艺术品》,《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5期。 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龙岗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59—-160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83、356页。 3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1郑光:《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中国考古学上的一个里程碑》,《夏文化研究论集》,中华书局,1996年。 2郑光,杨国忠,张国柱,杜金鹏:《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文物出版社,1984年。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460—483页。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6—1987年安阳花园庄南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2年第1期。 6孟宪武,谢世平:《殷商制骨》,《殷都学刊》2006年第3期。 7李阳:《殷墟北辛庄村商代遗存考察》,《安阳历史文物考古论集》,大象出版社,2005年。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94—96页。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94—96页。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3年小屯南地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9集,科学出版社,1995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6—1987年安阳花园庄南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2年第1期。 2孟宪武、谢世平:《殷商制骨》,《殷都学刊》2006年3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85—89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85—89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79—85页。 2陈志达:《殷墟》,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 4郑光:《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中国考古学上的一个里程碑》,《夏文化论集》(下), 文物出版社,2002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92—393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92—393页。 3郑光:《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中国考古学上的一个里程碑》,《夏文化论集》(下), 文物出版社,2002年。 4杨育彬:《郑州商城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9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16—218页。 1卢连成:《青铜文化的宝库:殷墟发掘记》,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2页。 2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日本文求堂,1933年;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年。 3见《合集》15179—15188 4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第1分册1930年。 1胡厚宣:《殷墟发掘》,学习生活出版社,1959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武官村北地商代祭祀坑的发掘》,《考古》1987年第12期。 3《尚书大传》卷三。 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77页。 5栾丰实:《大汶口文化——从原始到文明》,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6河南省文物管理局:《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49页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1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2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文物出版社,1963年,第161—162页。 3李新伟,马萧林,杨海青:《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仰韶文化中期大型墓葬》,《中国文物报》2007年2月16日第2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5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文物出版社,1963年,第161页,图一一九。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66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20页。 4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冈》,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38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123页。 6徐广德,何毓灵:《殷墟发现商代贵族墓》,《中国文物报》2001年3月28日第1版。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1宋兆麟《从民族学材料看远古纺轮的形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8期,1986年。 2(德)利普斯著,汪宁生译:《事物的起源》,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22页。 3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 5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51页。 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85—86 页。 1(澳)刘莉著,陈星灿等译:《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文物出版社,2007年。 2张志华,梁长海,张体鸽等:《河南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发现刻符陶纺轮》,《文物》2007年第3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71、271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56、605、616、693、706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43页。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山良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4张松林,高汉玉:《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丝麻织品观察与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第3期。 5王心喜:《杭州史前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9页。 6宋兆麟:《从民族学材料看远古纺轮的形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6年总第8期。 7周启澄,王璐,程文红:《纺织染概说》(新世纪版),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1任式楠:《我国新石器时代纺织遗存的发现与研究》,《任式楠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2原长办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中原文物》1989年第1期。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54页。 4王若愚:《从台西村出土的商代织物和纺织工具谈当时的纺织》,《文物》1979年第6期,该观点又见王若愚:《纺轮与纺专》,《文物》1980年第3期。 5王仁湘:《中国古代进食具匕箸叉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3期。 1王若愚:《纺轮与纺车》,《文物》1980年第3期。 2陈达农:《我对“网坠”的刍见》,《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陈达农:《再谈“网坠”》,《考古通讯》1957年第5期。 3如棠下环商代遗址发现的大型砾石网坠长12—17厘米、宽10—15厘米。见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珠海市平沙文化科:《珠海平沙棠下环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7期。 1王若愚:《纺轮与纺车》,《文物》1980年第3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 3卫斯:《陶寺大墓中出土的“仓形器”名实浅说》,《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28日第7版。 1任式楠:《我国新石器时代纺织遗存的发现与研究》,《任式楠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2赵丰:《良渚织机的复原》,《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 3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宣传部:《良渚文化》,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4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文物出版社,1963年,第162页。 5张松林,高汉玉:《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丝麻织品观察与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第3期。 1李友谋:《中国原始社会史述》,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68页。 2张松林,高汉玉:《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丝麻织品观察与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第3期。 3李新伟,马萧林,杨海青:《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仰韶文化中期大型墓葬》,《中国文物报》2007年2月16日第2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 5据研究,中原地区古史传说与考古学文化的对应关系,炎黄时代大体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颛项帝喾尧舜禹时代大体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时期。见王震中:《从仰韶文化与大溪文化的交流看黄帝与嫘祖的传说》,《江汉考古》1995年第1期。 1张松林,高汉玉:《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丝麻织品观察与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第3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年第12期。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1页。 4唐云明:《浅述河北纺织业上的几项考古发现》,《中国纺织科技资料》(第五集),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出版,1981年。 5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6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76年第4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1982年秋偃师二里头遗址九区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2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0—121页。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76年第4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3杨育彬:《郑州商城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0页。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8—89页。 5高汉玉,王任曹,陈云昌:《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纺织品》,《文物》1979年第6期。 6高汉玉,王任曹,陈云昌:《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纺织品》,《文物》1979年第6期。 7徐广德,何毓灵:《殷墟发现商代贵族墓》,《中国文物报》2001年3月28日第1版。 8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市殷墟郭家庄东南五号商代墓葬》,《考古》2008年第8期。 9殷墟孝民屯考古队:《河南安阳市孝民屯商代墓葬2003-2004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1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7、18页。 2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考古》1972年第2期。 3安阳市文物工作队:《殷墟戚家庄东269号墓》,《考古学报》1991年第3期 4殷墟孝民屯考古队:《河南安阳市孝民屯商代墓葬2003~2004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1期。 5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考古》1972年第2期。 1胡厚宣:《殷代的蚕桑和丝织》,《文物》1972年第11期。 2马得志、周永珍、张云鹏:《1953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9册,1955年。 3山土文物展览工作组:《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第1辑,1972年。 4魏东:《略论中国养蚕业起源于长江三角洲》,《中国农史》1983年第1期。 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偃师汤泉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试掘》,《考古》1962年第11期。 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偃师汤泉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试掘》,《考古》1962年第11期。 2杨鸿勋:《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3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涧沟村古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4期。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7—65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2—34页。 1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新郑市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5期。 2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等:《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2001年春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发现一座仰韶文化中期特大房址》,《考古》2005年第3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灵宝西坡遗址105号仰韶文化房址》,《文物》2003年第8期。 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 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63、241页。 1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2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河南淅川黄楝树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65一182页。 4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河南省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1998年度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11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石楼岔沟原始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 6钱耀鹏:《窑洞式建筑的产生及其环境考古学意义》,《文物》2004年第3期。 1钱耀鹏:《窑洞式建筑的产生及其环境考古学意义》,《文物》2004年第3期。 2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 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上),科学出版社,2001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9年安阳后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5河南省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汤阴白营河南龙山文化村落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3集,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商邱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永城王油坊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5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2年第4期。 3仇士华:《人工烧制石灰始于何时?——C14方法可以判定》,《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 4卢连成:《论原始社会时期石灰的烧制及使用》,《科技史文集》,第14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5卢连成:《论原始社会时期石灰的烧制及使用》,《科技史文集》,第14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6栾丰实:《论城子崖类型和后岗类型的关系》,《考古》1994年第5期。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 1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42页。 1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第19—35页。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4期。 3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第26—42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考古》1983年第3期。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4期。 2杨鸿勋:《从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谈中国宫廷建筑发展的几个问题》,《文物》1983年第4期。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商代城内宫殿遗址区第一次发掘报告》,《文物》1983年第4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商城宫殿基址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4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3页。 2石璋如:《殷代地上建筑复原之一例》,《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一辑,1954年。 3杜金鹏:《殷墟乙二十一基址等建筑遗存研究》,《考古》2009年第11期。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宫殿区商代板瓦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7年第3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 1李光登:《试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起源》,《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 2李先登:《试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起源》,《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 3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42页。 1李先登:《试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起源》,《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 1唐兰:《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1期。 2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48页;韩汝玢,柯俊:《姜寨第一期文化出土黄铜制品的鉴定报告》,《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附录六),文物出版社,1988年。 3西安半坡博物馆等:《渭南北刘遗址第二、三次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86年第1、2期合刊,第122页。 4孙淑云,韩汝玢:《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制造技术的研究》,《文物》1997年第7期。 5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6唐兰:《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1期。 7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8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9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1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2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3李京华:《关于中原地区早期冶铜技术及相关问题的几点看法》,《文物》1985年第12期。 4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等:《河南杞县鹿台岗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8期。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鹿邑栾台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89年第1期。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99页。 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四期出土的铜器WT196H167:14残片检验报告》(附录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及文后附录,《考古》1984年第12期。3《中国文明起源座谈纪要》,《考古》1989年第12期,高炜发言。 4《山西襄汾陶寺文化城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2年。 5高江涛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田野发掘又获新成果》,《中国文物报》2008年4月25日第2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第3期。 6王晓毅,严志斌:《陶寺中期墓地被盗墓葬抢救性发掘纪要》,《中原文物》2006年第5期。 7原报告图下标为铃形陶器,根据正文应为铃形铜器。 1李京华:《关于中原地区早期冶铜技术及其相关问题的几点看法》,《文物》1985年第12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及文后附录,《考古》1984年第12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考古》1983年第3期;《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1982年秋偃师二里头遗址九区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2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新的铜器》,《考古》1991年第12期;《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4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件青铜钺》,《考古》2002年第11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0页、147页。 5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1958年洛阳东干沟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10期。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122页。 7郑州市博物馆:《河南荥阳西史村遗址试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8陈立信,马德峰:《荥阳县高村寺商代遗址调查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第3期。 9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荥阳竖河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10集,1996年。 10新郑县文化馆:《河南新郑望京楼出土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81年第6期;《河南省新郑县新发现的商代铜器和玉器》,《中原文物》1992年1期。 1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师姑(2002—2003)》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88页。 12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文 物》2004年第3期。 1根据偃师二里头遗址2002年以前发表的考古发掘简报与报告统计。 1刘莉,陈星灿:《城:夏商时期对自然资源的控制问题》,《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一卷),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83—88页。 2金正耀:《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明探索》,《文物》2000年第1期。 3陈国梁:《二里头文化的铜器》,《中国文物报》,2005年12月23日第7版;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制作技术概述》,《三代考古2》科学出版社,2006年。 4《吕氏春秋·君守篇》说:“昆吾作陶。”高诱注:“昆吾,颛顼之后,吴回之孙,陆终之子,己姓也,为夏伯,制作陶冶。”《通典·州郡》说:“濮州濮阳县,即昆吾之虚,亦名帝丘,”又称“古昆吾国。” 1梁宏刚、孙淑云:《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研究综述》,《中原文物》2004年第1期。 2赵春燕,杜金鹏,许宏,孙淑云,梁宏刚:《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部分铜器的化学组成分析》,《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三秦出版社,2006年。 3李延祥,许宏:《二里头遗址出土冶铸遗物初步研究》,《科技考古》第2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1金正耀:《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明探索》,《文物》2000年第1期。 2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铸就的文明》,大象出版社,1999年,第87页。苏荣誉,华觉明,李克敏,卢本珊:《中国上古金属技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96—102页:陈旭:《河南古代青铜冶铸业的兴起》,《中州今古》1985年2期;杨育彬:《从郑州新发现的商代窖藏铜器谈起》,《中原文物》1983年第3期;韩玉玲:《谈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冶铸业》,《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李京华:《关于中原地区早期冶铜技术及相关问题的几点看法》,《文物》1985年第12期:黄克映:《谈谈中国早期铜器的锻造、铸造技术》,《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谭德睿:《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第2期;田长浒:《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分析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3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大象出版社,1999年,第87页。 4李京华:《冶金考古》,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 1唐兰:《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1期。 2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3杨育彬,赵灵芝,孙建国,郭培育:《近几年来在郑州新发现的商代青铜器》,《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文物出版社,1981年,图版一七至一九;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铭功路西侧的两座商代墓》,《考古》1965年第10期. 4郑州市博物馆:《河南荥阳西史村遗址试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 5《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文物出版社,1981年,图版八四、八五。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155页图八二:5、6,图版五六:3、4。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商城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4期。 8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11 页图一三;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西省考古研究所:《1988—1989年年山西垣曲古城南关商代城址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第10期。 1中国社全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06页图一七八:3,图版九四:2。 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0期。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北二七路新发现三座商墓》,《文物》1983年第3期。 3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铭功路西侧的两座商代墓》,《考古》1965年第10期。 4杨育彬,赵灵芝,孙建国,郭培育:《近几年来在郑州新发现的商代青铜器》,《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 5王彦民,赵清:(郑州二里冈发掘一座商代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4期。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小双桥遗址的调查与试掘),《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宋国定:《商代中期祭祀礼仪考—从郑州小双桥遗址的祭祀遗存谈起》,《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7《河南郑州小双桥遗址考古新发现》,《2000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1年。 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小双桥遗址的调查与试掘》,《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1宋国定等:《郑州发现前期商代宫殿遗址》,《中国文物报》1990年11月22日。 2孟宪武:《安阳三家庄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考古》1985年第12期;孟宪武:《安阳三家庄、董王度村发现的商代青铜器及其年代推定》,《考古》1991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三家庄东的发掘》,《考古》1983年第2期。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24、25页。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许昌县大路陈村发现商代墓》,《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 5新郑县文化馆:《河南新郑县望京楼出土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81年第6期。 6朱帜:《北舞渡商代铜鬲》,《考古》1983年第9期。 7临汝县文化馆:《河南临汝县李楼出土商代青铜器》,《考古》1983年第9期。 8宁景通:《河南伊川县发现商墓》,《文物》1993年第6期。 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3—136页。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前言),文物出版社,1985年。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殷墟新出土青铜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5—114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45—-438页。 3李京华:《冶金考古》,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73页。 1李京华:《冶金考古》,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2李京华:《古代熔炉起源和演变》,《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郑州商代铸铜遗址发掘与研究》,《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第2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3李京华:《河南冶金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河南考古四十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华觉明,冯富报,王振江,白荣金:《妇好墓青铜器群铸造技术的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77—-78页。 2华觉明,冯富报,王振江,白荣金:《妇好墓青铜器群铸造技术的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56页图三九。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55—56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31页。 3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冶金简史》编写组:《中国古代冶金》,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36页图七。 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70—72页。 1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第80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10页。 3李延祥,韩汝玢:《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出土的炉壁研究》,《有色金属》2000年第3期。 1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大象出版社,1999年,第326页图8—20。 2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大象出版社,1999年,第83页。 3夏鼐:《关于安阳殷墟玉器的几个问题》,《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页 1张得水:《史前玉礼器的起源与发展》,《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 2陈天虎,陈双喜,杨学明:《宝玉石鉴赏入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2页。 3开封地区文管会等:《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8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2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新郑沙窝李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3年第12期。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96—401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郏县水泉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0期。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龙岗寺》,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8页。 3张天恩等:《宝鸡关桃园遗址发现前仰韶时期文化遗存出土7000多年前的精美陶器、骨器和玉器》,《中国文物报》2002年10月11日第1版。 4杨亚长:《陕西史前玉器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6期。 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南考古报告集》,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117—122页。 6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 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4页。 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龙岗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0年。 1魏京武:《龙岗寺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玉质生产工具》,《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2杨亚长:《陕西史前玉器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6期。 3马萧林,李新伟,杨海青:《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玉器初步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 4魏京武:《龙岗寺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玉质生产工具》,《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1赵春青:《试论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分期》,《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上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汝州中山寨遗址》,《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 3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偃师汤泉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试掘》,《考古》1962年第11期。 4马萧林,李新伟,杨海青:《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玉器初步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 5马萧林,李新伟,杨海青:《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玉器初步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 6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陕西扶风案板遗址第五次发掘》,《文物》1992年第11期。 7郑洪春,穆海亭:《陕西长安县花园村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发掘》,《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合刊。 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73页。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98页。 3王永波:《玉学、玉文化论纲》,《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Ⅰ)》,台北,2001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报告》,《考古》1983年第1期。 2杨伯达:《中国史前玉文化板块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4期。 3“有齿璧”是原报中的名称,对于该形制的玉器,学术界尚无确切的定名,还有璇玑、牙璧等名称,根据夏鼐先生的意见,这种玉器是璧的一种,其渊源一是玉匠喜于玉器边缘刻出有齿牙的扉棱,二是璧的三分法或四分法。见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第5期。本文为了突出这种玉璧的形制,也暂以有齿璧名之。 4下靳村考古队:《山西临汾下靳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12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4期。 5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4期。 6薛新明:《山西芮城清凉寺揭露庙底沟二期文化大型墓地》,《中国文物报》2005年2月23日第1版;薛 新明:《山西芮城清凉寺出土玉器赏》,《收藏·拍卖》2006年第12期。 1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河南伊川县伊阙城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2期。 2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垣曲古城东关》,科学出版社,2001年。 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科学出版社,2001年。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渑池县文化馆:《渑池仰韶遗址1980、1981年发掘报告》,《史前研究》1985年第3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报告》,《考古》1983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 7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歧山双庵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第3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8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82级实习队:《宝鸡石嘴头东区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 9陕西省考古所康家考古队:《陕西临渣康家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合刊。 10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 12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王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洛阳市博物馆:《孟津小潘沟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4期。 1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禹州市瓦店龙山文化遗址1997年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2期。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9年安阳后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安阳大寒村南岗遗址》,《考古学报》1990年第1期。 17河南省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汤阴白营河南龙山文化村落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3集,1983年。 1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年第2期;蔡全法:《新密古城寨城址在文明探源研究中的地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大象出版社,2003年。 2高炜:《龙山时代中原玉器上看到的二种文化现象》,《襄汾陶寺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1陈雪香:《二里头遗址墓葬出土玉器探析》,《中原文物》2003年第3期。 2参见郝炎峰:《二里头文化玉器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143页。 2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982、1985年河南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发掘》,《考古学集刊》第11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4偃师县文化馆:《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78年第4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4期。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76年第4期。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4期。 1邓聪,许宏,杜金鹏:《二里头文化玉工艺相关问题试释》,《科技考古》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2栾丰实:《二里头遗址出土玉礼器中的东方因素》,《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2006年。 1纪仲庆:《良渚文化的影响与古史传说》,《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 2安徽省文物工作队:《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 3宋爱平:《郑州商城出土商代玉器试析》,《中原文物》2004年第5期。 4根据宋爱平:《郑州商城出土商代玉器试析》(见《中原文物》2004年第5期)一文的统计和研究制成。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 2郑振香,陈志达:《近年来殷墟新出土的玉器》,《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1982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23页。 4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第5期。 5唐际根等:《殷墟玉器的发现与研究》,《安阳殷墟出土玉器》前言,科学出版社,2005年, 第7—12页。 6郑振香,陈志达:《近年来殷墟新出土的玉器》,《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1982年。 1郑振香,陈志达:《近年来殷墟新出土的玉器》,《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1982年。 2唐际根等:《殷墟玉器的发现与研究》,《安阳殷墟出土玉器》,科学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7—12页。 3唐际根等:《殷墟玉器的发现与研究》,《安阳殷墟出土玉器》,科学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7—12页。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75年安阳殷墟的新发现》,《考古》1976年第4期。 2李济:《殷墟有刃石器图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1952年,第526页。 3郑振香,陈志达:《近年来殷墟新出土的玉器》,《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1982年。 4李济:《殷墟有刃石器图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三本,1952年,526页。 5夏鼐:《关于安阳殷墟玉器的几个问题》,《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1982年。 6郑振香,陈志达:《近年来殷墟新出土的玉器》,《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1982年。 7申斌:《“妇好墓”玉器材料探源》,《中原文物》1991年第1期。 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75年安阳殷墟的新发现》,《考古》1976年第4期。 1《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2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10页。 3袁翰青:《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新建设》,1955年第9期。 1袁翰青:《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新建设》,1955年第9期。 2袁翰青:《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新建设》,1955年第9期。 1(唐)王冰撰注,鲁兆麟等点校:《黄帝内经素问》卷四,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25页。 2蓝万里,李陈续:《我国八千六百年前已开始酿酒》,《光明日报》2004年12月15日。 3袁翰青:《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新建设》,1955年第9期。李仰松:《对我国酿酒起源的探讨》,《考古》1962年第1期;张子高:《论我国酿酒起源的时代问题》,《清华大学学报》1960年第2期;方杨:《我国酿酒当始于龙山文化》,《考古》1964年第2期。王树明:《考古发现中的陶缸与我国古代的酿酒》,《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唐云明等:《试论河北酿酒资料的考古发现与我国酿酒的起源》,《中国酒文化研究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蒋英炬:《酿酒起源辩》,《中国酒文化研究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李仰松:《我国谷物酿酒起源新论》,《考古》1993年第6期。 4袁翰青:《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新建设》,1955年第9期。 5李仰松:《对我国酿酒起源的探讨》,《考古》1962年第1期。 1李仰松:《试谈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双连杯”和“三耳杯“及其有关问题》,《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4期。 2李仰松:《我国谷物酿酒起源新论》,《考古》1993年第6期。 3洪光住:《中国食品科技史稿》(上册)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第129页。 4吴淬林:《古粟考》,《史前研究》1983年第1期。 5薛文灿:《沙窝李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中原文物》1982年第2期。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62—463页。 7佟伟华:《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问题》,《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 1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高粱米,尚存歧义,参见安志敏:《大河村炭化粮食的鉴定和问题》,《文物》1981年第11期。 2姚政权,吴妍等:《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的植硅石分析》,《考古》2007年第3期。 3叶万松,李德方:《四十年来伊洛地区原始社会考古的主要收获》,《洛阳考古四十年》,科学出版社,1996年。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99页。 5方心芳:《曲蘖酿酒的起源与发展》,《科技史文集4》,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 6李仰松:《对我国酿酒起源的探讨》,《考古》1962年第1期。 7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的房基遗址》,《考古》1973年第6期。 1开封地区文管会等:《河南巩县铁生沟新石器早期遗址试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5期。 2李仰松:《我国谷物酿酒起源新论》,《考古》1993年第6期。 3李仰松:《我国谷物酿酒起源新论》,《考古》1993年等6期。 4周嘉华,赵匡华:《中国化学史·古代卷》,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1页。 5(北齐)魏收:《魏书》(卷一00),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0页。 6周嘉华,赵匡华:《中国化学史·古代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7唐云明等:《试论河北酿酒资料的考古发现与我国酿酒的起源》,《中国酒文化研究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1杜正胜:《从三代墓葬看中原礼制的传承与创新—兼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 2岳洪彬,杜金鹏:《酒具:唇边的微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75页。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 1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第45页。 2杨锡璋,杨宝成:《殷代青铜礼器的分期与组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 3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04—305页。 4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05页图一0二。 1刘绪:《从墓葬陶器分析二里头文化的性质及其与二里岗期商文化的关系》,《文物》1986年第6期 2胡洪琼:《殷墟墓葬随葬陶器组合研究》,《中国文物报》2006年2月24日第7版。 3巫宝三:《先秦经济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62页。 4岳洪彬,杜金鹏:《酒具:唇边的微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科学出版社,1959年。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8—32、175—176页。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序,文物出版社,1985年。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2页图二一、31页图一九、二十。 1安阳市博物馆:《安阳郭家庄一座殷墓》,《考古》1986年第8期;安阳市文物工作队:《殷墟戚家庄东269号墓》,《考古学报》1991年第3期;安阳市文物工作队:《1983—1986年安阳刘家庄殷代墓葬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7年第2期。 2刘开国:《罗山发现商代墓葬》,《中国文物报》1988年1月15日第2版;欧潭生:《三千年前古酒尚飘香》,《人民日报》1987年12月24日。欧潭生:《三千年古酒出土记》,《水的外形火的性格——中国酒文化研究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3方心芳:《中国曲酒的重要意义》,《中国酒曲集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5年。 1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84页。 2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87—392页。 3袁翰青:《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新建设》,1955年第9期。 4郭胜强:《殷墟(花东>甲骨中的“鬯”祭卜辞—殷墟花东卜辞研究》,《殷都学刊》2005年第3期。 1于省吾主编,姚孝遂按语编撰:《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第2832页。 2袁翰青:《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新建设》,1955年第9期。 3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90页。 4周星:《最初的工具和人类历史的第一章》,《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82年第2期;张鸿奎:《人类原始社会有个木器时代》,《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张鸿奎:《木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史的第一章——答陈哲英同志》,《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任风阁:《木器先石器问世考》,《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原始社会史分组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1982年;李克:《人类早期文明:木器时代——关于人类社会存在“木器时代”的假说》,《潜科学杂志》1982年第1期。张鸿奎:《人类原始社会有个木器时代》,《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5陈哲英:《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章》,《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戴尔俭:《早期人类社会并不存在木器时代》,《史前研究》1984年第3期。 6贾兰坡:《中国猿人》,龙门联合书局,1950年,第134页。 7吴汝康:《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第120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9年安阳后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2河南省安阳地区文管会:《汤阴白营河南龙山文化村落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3集,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上)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8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汝州洪山庙》,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80页。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23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9年安阳后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高炜:《陶寺龙山文化木器的初步研究——兼论北方漆器起源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二集),科学出版社,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1高炜:《陶寺龙山文化木器的初步研究——兼论北方漆器起源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二集),科学出版社,1986年。 2高炜:《陶寺龙山文化木器的初步研究——兼论北方漆器起源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二集),科学出版社,1986年。 3李敏生,黄素英,李虎侯:《陶寺遗址陶器和木器上彩绘颜料鉴定考古》,《考古》1994年第9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03页。 1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第41页。 2王星光:《试论中国牛车、马车的本土起源》,《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的勘察与发掘》,《考古》2004年第11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2—123页。 5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1992-1993年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4页。 6郑州市博物馆:《河南荥阳西史村遗址试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5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6期:王学荣:《商代早期车辙及双轮车在中国的出现》,《寻根》1998年第4期。 1王学荣:《商代早期车辙及双轮车在中国的出现》,《寻根》1998年第4期;杜金鹏,王学荣,张良仁,谷飞:《试论偃师商城东北隅考古新收获》,《考古》1998年第6期。 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1992—1993年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4页;郑州市博物馆:《河南荥阳西史村遗址试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5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刘一曼:《殷墟车子遗迹及甲骨金文中的车字》,《中原文物》2000年第2期。 3杜金鹏,王学荣,张良仁,谷飞:《试论偃师商城东北隅考古新收获》,《考古》1998年第6期。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代二里岗期铸铜基址》,《考古学集刊》第6集,1989年。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380页图二三一。报告原称“车轴头范”。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11—412页。 3刘一曼:《殷墟车子遗迹及甲骨金文中的车字》,《中原文物》2000年第2期。 4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西安老牛坡商代墓地的发掘》,《文物》1988年第6期。 5左忠诚:《渭南县南堡村发现三件商代铜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 6陶正刚:《石楼式商代青铜器概述》,《殷墟甲骨文发现9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89年。 1杨宝成:《商代马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华夏考古》2002年第4期,本文车轴、辕、衡、舆的形制亦参考了该文。 2杨宝成:《殷代车子的发现与复原》,《考古》1984年第6期。 1杨宝成:《商代马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华夏考古》2002年第4期。 2杨宝成:《商代马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华夏考古》2002年第4期。 1郑若葵:《论商代马车的形制和系驾法的复原》,《东南文化》,1992年第6期。 2刘一曼:《考古学与甲骨文研究》,《考古》1999年第10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4参见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283页。 1张荣:《古代漆器》,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2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3何驽:《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Ⅱ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3期。 4卫斯:《关于“尧都平阳”历史地望的再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期。 1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2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78—179页 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6、145、174——175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2梁思永,高去寻:《侯家庄1001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62年。 3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工杂述》,《文物》1979年第3期;殷玮璋:《记北京琉璃河遗址出土的西周漆器》,《考古》1984年5期。 4杨育彬:《郑州商城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9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22页 2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欧潭生:《河南罗山县天湖出土的商代漆木器》,《考古》1986年第9期。 3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5年安阳殷墟的新发现》,《考古》1976年第4期。 1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考古》2004年第1期。 2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 1栾丰实:《试论仰韶时代东方与中原的关系》,《考古》1996年第4期。 2赵辉:《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文物》2001年第1期。 3栾丰实:《二里头遗址出土玉礼器中的东方因素》,《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2006年。 1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考古》2004年第1期。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9页。 2唐嘉弘:《古代社会分工理论及其相关问题》(上),《史学月刊》1985年第3期;唐嘉弘:《古代社会分工理论及其相关问题》(下),《史学月刊》1985年第4期;赵锡元:《评(中国史稿>在奴隶制形成问题上的某些混乱》,《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1期。 1唐兰:《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1期;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48页。 1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61页、169页。 2许顺湛:《河南仰韶文化聚落群研究》,《中原文物》2001年第5期。 3巩启明:《仰韶文化》,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70页。 1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50页。 2巩启明:《仰韶文化》,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72页。 3张忠培:《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文物世界》1997年第1期。 4张忠培:《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文物世界》1997年第1期。 5临汝县文化馆:《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 6马萧林,李新伟,杨海青:《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玉器初步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第228页。 1王炜林,马明志,张鹏程,袁明:《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06》文物出版社,2007年。 2张玉石,肇清:《新石器时代考古获重大发现——郑州西山仰韶时代晚期遗址面世》,《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10日;张玉石:《探索者的足迹——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发掘纪实》,《中国文物报》1996年4月14日;张玉石:《郑州西山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河南文物考古论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54页。 4樊温泉:《关家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2000年2月13日。 5戴向明:《庙底沟文化的聚落与社会》,《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等:《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墓地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1期。 2李根蟠,黄崇岳,卢勋:《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53页。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0页。 4丁清贤,曹静波:《仰韶文化社会性质的讨论及我见》,《论仰韶文化——纪念仰韶村遗址发现六十五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原文物特刊),1986年。 5靳松安:《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99页;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四期出土的铜器WT196H167:14残片检验报告》(附录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年12期。(文后有附录:《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铜器成份报告》) 3《山西襄汾陶寺文化城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2年。 4高江涛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田野发掘又获新成果》,《中国文物报》,2008年4月25日第2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第3期。 5李京华:《关于中原地区早期冶铜技术及其相关问题的几点看法》,《文物》1985年第12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高炜:《陶寺龙山文化木器的初步研究——兼论北方漆器起源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二集),科学出版社,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9期。 7高炜:《陶寺龙山文化木器的初步研究——兼论北方漆器起源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二集),科学出版社,1986年。 8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考古》1991年第12期。 1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47页。 2郭克煜,孙华铎,梁方建,杨朝明:《索氏器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文物》1990年第7期。 3郭沫若:《殷彝中图形文字之一解》,《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科学出版社,1961年。 4(美)张光直著,毛小雨译:《商代文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 1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考古》1981年第3期。 2(美)张光直著,毛小雨等译:《商代文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216页图48。 1杨根,丁家盈:《司母戊大鼎的合金成份及其铸造技术的初步研究》,《文物》1959年第12期。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荥阳市关帝庙遗址商代晚期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7期。 3云明,罗平,明远:《邢台商代遗址中的陶窑》,《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2期。 1杨升南:《贝是商代的货币》,《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2杨升南:《贝是商代的货币》,《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3郭沫若:《安阳圆坑墓中鼎铭考释》,《考古学报》1960年第1期。 4马得志,周永珍,张云鹏:《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考古学报告》第九册,1955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6吴振录:《保德县新发现的商代青铜器》,《文物》1972年第4期。 1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第45页。 2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第29页。 1魏明孔:《中国前近代(企业)手工业发展演变述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2陈旭:《商代手工业者》,《全国商史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新郑沙窝李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3年12期。 2李友谋:《裴李岗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50—151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81、690页。 1巩启明:《仰韶文化》,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72页。 2马萧林,李新伟,杨海青:《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玉器初步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 3李绍连:《华夏文明之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2页。 4王炜林,马明志,张鹏程,袁明:《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06》文物出版社,2007年。 5北京大学,河北省文化局邯郸考古发掘队:《1957年邯郸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10期。 6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3页。 1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探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 2栾丰实:《大汶口文化的分期和类型》,《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4上海纺织科学院研究文物整理组:《江苏邳县大墩子出土的颜料石分析》,见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附录),《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5于中航:《大汶口文化和原始社会的解体》,《文物》1976年第5期。 1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密山县新开流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2苏秉琦:《石峡文化初论》,《文物》1978年第7期。 3河南省文物管理局:《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2》,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4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王湾——考古发掘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2年4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临汝煤山遗址1987—1988年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1年第3期。 2河南省文物管理局:《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2》,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51页。 3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6期。 1高炜:《中原龙山文化葬制研究》,《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90—105页。高炜:《晋西南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汾河湾—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2高炜:《陶寺龙山文化木器的初步研究——兼论北方漆器起源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二集),科学出版社,1986年。 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78页。 4张忠培:《窥探凌家滩墓地》,《文物》2000年第9期。 1蒋卫东:《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研究》,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第129页。 1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考古》1981年第3期。 1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考古》1981年第3期。 2陈建敏:《甲骨文金文所见商周工官工奴考》,《学术月刊》1984年第2期。 3杨升南:《商代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4陈旭:《商代手工业者》,《全国商史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2陈旭:《商代手工业者》,《全国商史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 3宋镇豪:《社会生活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72—473页。 1原文中为“末流贵族”,本文认为称之为“下层贵族”更为合适。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郭家庄东南26号墓》,《考古》1998年第10期。 4杨升南:《商代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78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殷墟郭家庄东南26号墓》,《考古》1998年第10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3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市殷墟郭家庄东南五号商代墓葬》,《考古》2008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商代墓葬1989—1990年的发掘》,《考古》2009年第9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西区一七一三号墓的发掘》《考古》1986年第8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郭家庄东南26号墓》,《考古》1998年第10期。 7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市殷墟郭家庄东南五号商代墓葬》,《考古》2008年第8期。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2陈旭:《商代手工业者》,《全国商史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商代墓葬1989—1990年的发掘》,《考古》2009年第9期。 1周自强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15页。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商代二里岗期铸铜基址》,《考古学集刊》第6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1—60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0—1982年安阳苗圃北地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6年第2期。 3郑振香,陈志达:《殷墟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83—91页。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年—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2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281—282页。 1赵春青:《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王妙发:《黄河流域的史前聚落》,《历史地理》,第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3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市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5期。 4朱帜:《舞阳贾湖遗址调查简报》,《中原文物》1983年第1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舞阳贾湖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88年第2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第六次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1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新郑唐户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3期;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市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5期。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05页。 2(澳)刘莉著,陈星灿等译:《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69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824页。 2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82年。 3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北首岭》,文物出版社,1983年。 5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 1严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 2严文明:《史前聚落考古的重要成果——<姜寨>评述》,《文物》1990年第12期。 3严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 4巩启明,严文明:《从姜寨早期村落布局探讨其居民的社会组织结构》,《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1参见巩启明:《试论仰韶文化》,《史前研究》创刊号1983年等。 2许顺湛:《河南仰韶文化聚落群研究》,《中原文物》2001年第5期。 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高陵县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2009年第7期。 1河南省文物局:《黄河小浪底水库文物考古报告(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1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文物》1999年第7期。 2张玉石,杨肇清:《新石器时代考古获重大发现——郑州西山仰韶时代晚期遗址面世》,《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10日;张玉石:《探索者的足迹——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发掘纪实》,《中国文物报》1996年4月14日;张玉石:《郑州西山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河南文物考古论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3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文物》1999年第7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1979年安阳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郾城郝家台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 7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方燕明:《河南登封王城岗发现龙山晚期大型城址》,《中国文物报》2005年1月28日1版。 8蔡全法等:《河南省新密市发现龙山时代重要城址》,《中原文物》,2000年第5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等:《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年第2期。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辉县孟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2梁星彭,严志斌:《山西襄汾龙山文化城址》,《2001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2年;何弩,严志斌:《黄河流域史前最大城址进一步探明》,《中国文物报》2002年2月8日;严志斌,何驽:《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 3毋建庄,邢心田,韩长松:《河南焦作徐堡发现龙山文化城址》,《中国文物报》,2007年2月2日。 4王青,王良智:《河南博爱西金城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2008年1月23日。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6曹桂岑:《论龙山文化古城的社会性质》,《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 7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3页。 8严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 9钱耀鹏:《中原龙山城址的聚落考古学研究》,《中原文物》2001年第1期。 1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登封市王城岗遗址2002、2004年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9期。 11杨肇清:《略论登封王城岗遗址大城与小城的关系及其性质》,《中原文物》2005年第2期 1李京华:《登封王城岗夏文化城址出土的部分石质生产工具试析》,《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2梁星彭,严志斌:《陕西襄汾陶寺文化城址》,《200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2年;何弩,严志斌:《黄河流域史前最大城址进一步探明》,《中国文物报》2002年2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等:《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3年第5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等:《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3年第5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第6期;高炜:《中原龙山文化墓制研究》,《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 报》,《考古》2004年第7期。 1何弩:《陶寺:中国早期城市化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文物报》2004年9月3日第7版。 2高江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11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 4严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 5高炜:《中原龙山文化葬制研究》,《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90—105页。高炜:《晋西南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汾河湾—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1北京大学,河北省文化局邯郸考古发掘队:《1957年邯郸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10期。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3页。 3许宏:《二里头遗址及其周边区域的聚落考古学研究》,《中国考古学与瑞典考古学——第一届中瑞考古学论坛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4杜金鹏:《偃师二里头遗址都邑制度研究》,《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1许宏:《二里头遗址及其周边区域的聚落考古学研究》,《中国考古学与瑞典考古学——第一届中瑞考古学论坛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1《吕氏春秋·君守篇》说:“昆吾作陶。”高诱注:“昆吾,颛顼之后,吴回之孙,陆终之子,已姓也,为夏伯,制作陶冶。”《通典·州郡》说:“濮州濮阳县,即昆吾之虚,亦名帝丘,”又称“古昆吾国。”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1—112页。 3郑光:《二里头遗址与我国早期青铜文明》,《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91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19、171、328—330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的勘察与发掘》,《考古》2004年第11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考古新发现》,《考古》2005年第7期。 3赵海涛,陈国梁,许宏:《二里头遗址发现大型围垣作坊区全面揭露一处二里头文化末期大型庭院建筑》,《中国文物报》2006年7月21日第2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46、78、164—165、181页。 5郑光,杨国忠,张国柱,杜金鹏:《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文物出版社,1984年;郑光,杨国忠,张国柱,杜金鹏:《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文物出版社,1988年。郑光,杨国忠,张国柱,杜金鹏:《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文物出版社,1988年。 6郑光等:《偃师县二里头遗址》,《考古学年鉴(1987)》,文物出版社,1988年。 1杜金鹏:《偃师二里头遗址都邑制度研究》,《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2陈星灿:《从灰嘴发掘看中国早期国家的石器工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瑞典国家遗产委员会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与瑞典考古学——第一届中瑞考古学论坛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商代二里冈期铸铜基址》,《考古学集刊》第6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陈旭:《郑州商代铸铜基址的年代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1992年第3期。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384—460页。 4韩香花:《郑州商城作坊的年代》,《中原文物》2009年第6期。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460-483页。 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科学出版社,1959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6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16页。 4杜金鹏:《偃师二里头遗址都邑制度研究》,《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2石璋如:《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中国考古学报》第二册,第39页,1947年。 3周到,刘东亚:《1957年秋安阳高楼庄殷代遗址发掘》,《考古》1963年第4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1—60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0—1982年安阳苗圃北地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6年第2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66—69页。 6郑振香,陈志达:《殷墟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282—283页。 8郑振香,陈志达:《殷墟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0—2001年安阳孝民屯东南地殷代铸铜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6年第3期。 1殷墟孝民屯考古队:《殷墟孝民屯大面积发掘的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5年6月15日第1版;殷墟孝民屯考古队:《河南安阳市孝民屯商代铸铜遗址20032004年的发掘》,《考古》2007年第1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61987年安阳花园庄南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2年第1期。 3目前尚未发表简报。 4李阳:《殷墟北辛庄村商代遗存考察》,《安阳历史文物考古论集》,大象出版社,2005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94—96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94—96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79—85页。 8陈志达:《殷墟》,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9岳占伟,岳洪彬:《殷墟首次发现重要的商代制陶作坊区》,《中国文物报》2008年10月15日第2版。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75年安阳殷墟的新发现》,《考古》1976年第4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考古学报》2009年第2期。 3郑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中原文物》1995年第3期。 4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第.82页。 5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第45页。 6郭沫若:《殷彝中图形文字之一解》,《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科学出版社,1961年。 7(美)张光直著,毛小雨译:《商代文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 1杨升南:《商代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78页。 1李根蟠,黄崇岳,卢勋:《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06页。 2郑杰祥:《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 3李民主编:《殷商社会生活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5页。 1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87—588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14—195页。 3宋镇豪:《商代玉石人像的服饰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二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 1(美)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三联书店,1957年,第14页。 1李根蟠,黄崇岳,卢勋:《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25—226页。 1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01—502页。 2张国硕:《中国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与研究》,《文明起源与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线装书局,2006年。 1(汉)桓宽:《盐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页。 2李民主编:《殷商社会生活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3页。 3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73—281页。 4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84页。 1蔡锋:《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先秦秦汉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1页。 2李民主编:《殷商社会生活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4—455页。 3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96页。 4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96—299页。 1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01页。 2李民主编:《殷商社会生活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63页。 3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01—602页。 1李友谋,薛文灿:《裴李岗文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6页。 2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3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4页。 1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2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2—94页。 1张松林,高汉玉:《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丝麻织品观察与研究》,《中原文物》1999年第3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年12期。 1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考古》1972年第2期。 1许顺湛:《许顺湛考古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2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4页。 1郑杰祥:《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2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上)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8页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汝州洪山庙》,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80页。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23页。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346页、365页。 1李民主编:《殷商社会生活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1—162页。 2郑杰祥:《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2-44页。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8—184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永成王油坊遗址发掘报告》,《考古集刊》第5集,1987年,第118页。 3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4页。 1李友谋,薛文灿:《裴李岗文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0—92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81、690页。 2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6期。 1李根蟠,黄崇岳,卢勋:《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24—327页。 2李根蟠,黄崇岳,卢勋:《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24页。 1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1张光直:《论“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2004年第1期。 2钱耀鹏:《史前武器及其军事意义考察》,《文博》2000年第6期。 3郑杰祥:《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8页、202页。 1郑杰祥:《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00—301页。 1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30页。 2蔡锋:《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4—145页。 1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42页。 1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49页。 2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32页。 1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42页。 2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26—427页。 3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05页。 4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版,第183页 2(美)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上册),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9—12页。 3柴尔德:《城市革命》,《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三秦出版社,1991年。 4转引自陈星灿:《文明诸因素的起源与文明时代——兼论红山文化还没有进入文明时代》,《考古》,1987年第5期。 5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92页。 6张光直:《古代中国及在人类学上的意义》,《史前研究》,1985年第2期。 7许顺湛:《许顺湛考古论集》,2001年,第72页。 8邹衡:《中国文明的诞生》,《文物》,1987年第12期。 1严文明:中华文明的始原和早期发展》,《国学研究辑刊》2003年第12期。 2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页。 3许顺湛:《许顺湛考古论集》,2001年,第70页。 4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现状与思考》,《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448页。 5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页。 1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页。 1陈星灿:《文明诸因素的起源与文明时代》,《考古》,1987年第5期。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版,第26页。 1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0页。 1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第29页。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 2.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冈》,科学出版社,1959年。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 5.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文物出版社,1963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北首岭》,文物出版社,1983年。 8.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元君庙仰韶墓地》,文物出版社,1983年。 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12.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 1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1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龙岗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0年。 1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 16.宝鸡市考古队等:《宝鸡福临堡》,文物出版社,1993年。 1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文物出版社,1993年。 1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南考古报告集》,三秦出版社,1994年。 1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汝州洪山庙》,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20.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垣曲商城》科学出版社,1996年。 21.北京大学考古系等:《驻马店杨庄》,科学出版社,1998年。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1992年考 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2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商代铜器窖藏》,科学出版社,1999年。 2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 25.河南省文物管理局等:《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27.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垣曲古城东关》,科学出版社,200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一九五三年—一九八五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28.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科学出版社,2001年。 29.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王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0.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1992—1993年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3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辉县孟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3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3年。 3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师姑(2002-2003)》,科学出版社,2004年。 34.河南省文物管理局:《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2》,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35.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文物出版社,2006年。 36.河南省文物管理局等:《新安荒坡: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3》,大象出版社,2008年。 1.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日本文求堂,1933年; 2.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 3.(日)森谷克己著,陈昌蔚译:《中国社会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 4.马乘风:《中国经济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 5.高叔康:《中国手工业概论》,商务印书馆,1946年。 6.贾兰坡:《中国猿人》,龙门联合书局,1950年。 7.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 8.(美)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三联书店,1957年。 9.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年,。 10.胡厚宣:《殷墟发掘》,学习生活出版社,1959年。 1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 12.吴其昌:《殷墟书契解诂》,台北艺文印书馆,1959年。 13.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 1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77年。 15.范文澜:《中国通史》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 16.吴汝康:《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 17.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 18.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19.(德)利普斯著,汪宁生译:《事物的起源》,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 20.许顺湛:《中原远古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22.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科学出版社,1984年。 23.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 24.裴文中,张森水:《中国猿人石器研究》,科学出版社,1985年。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 26.李家治,陈显求,张福康:《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27.杨育彬:《郑州商城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28.李友谋:《中国原始社会史述》,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29.《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30.《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31.文物出版社编辑部:《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32.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33.李根蟠,黄崇岳,卢勋:《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34.祝慈寿:《中国古代工业史》,学林出版社,1988年。 35.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编辑组:《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 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36.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轻工业出版社,1989年。 37.苏秉琦:《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 38.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 39.姚孝遂,肖丁:《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1989年。 40.刘国良:《中国工业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41.何盛明:《财经大辞典》(上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 42.李绍连:《华夏文明之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4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44.田昌五:《华夏文明的起源》,新华出版社,1993年。 45.李民:《殷商社会生活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4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4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精华》,科学出版社,1993年。 48.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4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 50.马洪路:《中国远古暨三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51.郑若葵:《中国远古暨三代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52.杜迺松:《中国青铜器发展史》,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53.叶万松:《洛阳考古四十年》,科学出版社,1996年。 54.巫宝三:《先秦经济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55.于省吾主编,姚孝遂按语编撰:《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 56.中国先秦史学会等:《夏文化研究论集》,中华书局,1996年。 57.杨育彬,袁广阔:《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58.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59.严文明:《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 60.农业大词典编辑委员会:《农业大词典》,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61.季如迅:《中国手工业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 62.佟柱臣:《中国新石器研究》,巴蜀书社,1998年。 63.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 6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6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 6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 67.许倬云,张忠培:《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 68.安金槐:《安金槐考古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69.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大象出版社,1999年。 70.张光直著,毛小雨译:《商代文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 71.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燕山出版社,2000年。 72.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 73.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1年。 74.严文明:《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文物出版社,2000年。 75.许顺湛:《许顺湛考古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76.赵春青:《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7.钱耀鹏:《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78.郑学檬:《中国企业史·古代卷》,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 79.巩启明:《仰韶文化》,文物出版社,2002年。 80.岳洪彬,杜金鹏:《酒具:唇边的微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81.张光直著,印群译:《古代中国考古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82.李京华:《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第2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83.李友谋:《裴李岗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年。 8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大象出版社,2003年。 8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8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87.《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三秦出版社,2004年 88.高广仁,邵望平:《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89.栾丰实:《大汶口文化——从原始到文明》,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90.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91.郑杰祥:《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92.蔡锋:《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先秦秦汉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93.张荣:《古代漆器》,文物出版社,2005年。 94.王涛:《中国早期陶器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95.钱益汇:《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石器的生产与使用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96.郝炎峰:《二里头文化玉器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9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中国考古学与瑞典考古学——第一届中瑞考古学论坛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98.陈志达:《殷墟》,文物出版社,2006年。 99.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00.靳松安:《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科学出版社,2006年。 101.朱剑:《商周原始瓷产地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2.王振:《从齐家文化铜器分析看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与发展》,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3.(澳)刘莉著,陈星灿等译:《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文物出版社,2007年。 104.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宣传部:《良渚文化》,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 105.周自强:《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6.杜金鹏:《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7.李京华:《冶金考古》,文物出版社,2007年。 108.孔富安:《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09.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0.傅熹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 1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殷墟新出土青铜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2.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 1.(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2.(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1981年。 4.(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5.茆泮林辑:《世本》,中华书局,1985年。 6.(宋)罗泌:《路史》,中华书局,1985年。 7.(晋)黄甫谧:《帝王世纪》,中华书局,1985年。 8.李民等:《古本竹书纪年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10.黄怀信,张懋容:《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1.(唐)王冰撰注,鲁兆麟等点校:《黄帝内经素问》,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12.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